李世民一進太極殿,就看到前排尉遲敬德身旁的小身影,眉心一跳。
這小童今日沒有穿官袍,穿了戎裝,莫不是要參奏軍製要務?
皇帝陛下心中好奇,麵上卻不顯。
早朝開始。
朝臣議政時,小童沒有說話。
百官論證時,小童也沒有說話。
到了上奏環節,小童還是穩如泰山。
李世民開始緊張了。
這小兒莫非當真是過來好好上朝的?
他怎麼就是不敢相信呢?
這時,給事中張玄素上奏:“修建洛陽行宮一事,臣請陛下三思。”
“以前人為例,阿房成,秦人散;章華就,楚眾離;及乾陽畢功,隋人解體。”
“陛下,經隋末大亂,百姓如驚弓之鳥,若此時大興土木,襲亡隋之弊,同煬帝又有何不同?”
大殿內安靜下來。
沒有一個皇帝,會喜歡臣子將自己比作亡國之君。
這張玄素怕是當諫官當出熊心豹子膽了啊……
在詭異的寂靜中,小童的聲音格外清晰。
“嗯嗯嗯,對對對,百姓都已經是小鳥啦,不可以挖土!!!”
一旁的尉遲敬德沒忍住,“噗”的一聲笑了出來。
李世民見小娃子一臉認真,也露出笑容。
“永昌公主所言極是。”
“玄素不必緊張,卿之諫言誠有理。修洛陽宮一事自朕登基始便定了下來,然誰也沒料到天災連連,此事便過兩年再議。”
“玄素忠直,賜彩帛二百匹。”
張玄素激動謝恩。
眾臣的目光卻落在了前麵的小童身上。
陛下雖虛懷納諫,手段卻並不柔軟。
今日這般溫和,是因那小童啊!
眾人開始期盼小公主天天上朝了。
袁尚書正專心上朝,突然發現同僚們看他的眼神火熱起來。
他心中打鼓,不由攥緊了手中的笏板。
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待下了朝,大臣們都不著痕跡地靠近袁尚書,試圖拉近關係。
卻見袁圓邁著小短腿奔到了諫議大夫王修麵前。
王修一張嘴噴遍群臣無敵手,此時被小公主盯著卻有些緊張。
小童挺著小肚子,拔出腰間寶劍,超大聲說:
“王阿翁,你完啦,你欺負我二弟!”
“我要把你粑粑都打出來!!!”
尉遲敬德抱著臂,得意洋洋站在不遠處。
甚至還想抖腿。
王修麵色一沉,義正辭嚴地說:
“本官所奏,不曾有過一句虛言。”
“公主若是要問罪,直接斬了本官便是!”
原本正在殿外責問長孫無忌為何不帶笏板,擾亂早朝秩序的李世民,轉頭看了過來。
其他未走遠的大臣也不由得停下腳步。
袁圓撓撓下巴,有些著急地辯解:
“尉遲阿翁他們家裡麵一次吃八隻叫花雞,那是我阿奶送給他們噠!!!”
“我阿奶都說啦,小童不可以剩飯!”
“尉遲阿翁沒有大伯,都沒有人可以幫他吃飯,但他全部都吃光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