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聞言重重點頭。
“這才像是一個臣子說的話!”
他瞥了一眼張昭,說道:“如今我們雖然勢弱,但並非到了絕境之地,不過是撤回夏口而已,曹操已舉大軍兵壓荊州,關雲長無暇他顧,便是劉禪到了荊州,也得麵對曹魏大軍,我等何憂之?”
作為主君,他不能先亂。
士氣很重要,民心很重要,軍心很重要!
他一句話,便奠定了此次君臣對奏的基調。
那就不是悲觀投降,而是不屈不撓,求和可以,但要有骨氣!
“劉禪小兒可惡,但他是聰明人,曹魏勢大,非他一家能夠匹敵,如此才會向我等求得聯盟,為的便是共抗曹操。”
孫權的一番話,將打了敗仗被迫結盟,變成劉禪求著他結盟了。
最起碼,聽著好聽。
“他既然有所求,勢必不敢過於放肆,況我見他表書、盟書的內容,亦是有婉轉的餘地,今日殿中,伱我君臣便商議一二,這表書、盟書中,哪些要改,哪些可以答應,哪些堅決不能應允的。”
戰場上打了敗仗,要想在談判桌上取回來,這無疑是癡人說夢。
但好在對麵也算是有求於他,要聯盟是吧?
你劉公嗣拿出點誠意出來。
好處拿出來了,我孫仲謀可以既往不咎,你我舅甥二人手牽手,攜手暴打曹孟德。
豈不美哉?
孫權此番話說完,殿下群臣便也知曉自己該做什麼了。
張昭先前被孫權冷眼一瞥,也知曉自己不能再說喪氣話了,他老老實實的查看表書、盟書,思考著上麵的條件哪個需要改,哪些不需要改。
但其實對他來說,這些條件都答應了又能如何?
他張家的利益又不會損害?
橫豎...
都是孫家著急罷了!
經過殿下群臣一陣深思探討,顧雍手持笏板起身,說道:“堅決不得應允的,譬如這向劉玄德納表稱臣,這絕對不能應允。”
江東之前向曹操納表稱臣,那也是給漢帝稱的臣,他原本便是大漢臣子,有何不可?
但是你劉備又非是漢帝,若是向你劉玄德稱臣了,那他孫權算什麼?
漢臣還是你劉備附庸?
“不錯,這一項,萬萬不得同意。”
“還有這一項,歸還荊州三郡之地,這南陽郡本來便是我等借給劉備的,他不還我等就罷了,還想割我荊州土?此項,亦是不能同意!”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