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城府衙深處,梁習獨處於他那略顯擁擠卻充滿書卷氣的書房之中。
窗外,夕陽的餘暉斜灑進來,為這古樸的空間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卻也映照出室內人臉上的陰霾。
梁習,這位魏國任命的並州刺史,此刻正背著手,站在窗前,凝視著遠方模糊的山影,心中五味雜陳。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一名使者匆匆而入,他的麵容憔悴,黑眼圈深重,顯然是長途跋涉且心事重重。
使者一進門便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密信,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大人,這是薑維將軍的回信。”
梁習接過密信,手指輕輕摩挲著信封,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緩緩展開信紙,薑維那剛勁有力的字跡映入眼簾,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決絕與不容置疑,讓梁習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他緊緊攥住信紙,指節因憤怒而泛白,片刻之後,一聲沉重的歎息在書房內回蕩,那是無奈,也是妥協前的掙紮。
梁習深知,自己提出的條件確實過分,但這也是並州各郡縣代表的共同意願。
作為並州刺史,他雖名義上統管一方,實則如履薄冰。
昔日,魏國強盛之時,他尚可憑借朝廷的威勢震懾那些地方豪強,但如今,魏國連遭敗績,疆土日縮,那份曾經的威嚴已如風中殘燭,難以維係。
他本想以並州為獻禮,換取在漢國的滔天之功,卻未曾料到,手下的這些豪強頭人竟如此難以駕馭。
使者見狀,小心翼翼地開口:“府尊,或許我們可以換個策略。何不假意與漢國作戰,借此機會召集那些不願投降的豪強部眾,然後在關鍵時刻投誠漢國,如此一來,既保全了大人的名聲,又能助大漢順利拿下並州,此等功績,豈不更加顯赫?”
梁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轉過身,目光深邃地審視著使者,心中權衡著這個計策的利弊。
片刻的沉默後,他緩緩開口:“此計雖險,但或可一試。你速去善無,親自拜見薑維將軍,將此計詳細告知於他,務必求得他的信任與合作。”
使者領命,身形一震,眼中閃過決絕之色,他知道,此行關乎並州的未來,也關乎恩主梁習與自己的命運。
他恭敬地行了一禮,轉身欲走,卻又被梁習叫住。
“記住,此行務必謹慎,切莫泄露風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梁習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敲打在使者的心頭。
使者重重地點了點頭,再次行禮後,便快步離開了書房。
隨著房門的輕輕合上,書房內又恢複了平靜,但這份平靜之下,卻暗流湧動,預示著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夜幕降臨,雲中城內的燈火逐漸亮起,而梁習的書房卻依舊燈火通明。
他獨自坐在案前,手中握著那封回信,反複思量。
窗外,偶爾傳來巡邏士兵的腳步聲,提醒著他,這座城池,這片土地,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梁習閉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波瀾。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耀在雲中城上時,使者已經整裝待發,他帶著梁習的重托與希望,踏上了前往善無的征途。
而梁習,則留在雲中城,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一場大戲即將拉開序幕,而他,將是這場大戲中最為關鍵的角色之一。
薑維的大軍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浩浩蕩蕩地抵達了雲中郡的心臟地帶——成樂城。
春日的陽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卻似乎無法穿透那沉甸甸的曆史塵埃,給這座即將迎來新主的城池帶來一絲生機。
城中的守將,麵對著薑維那如日中天的軍威,未做多少抵抗便選擇了投降。
薑維站在城頭,望著遠方連綿不絕的山川,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
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征服,更是人心的歸附。
正當他準備繼續揮師北上,一舉拿下雲中郡其餘郡城時,一名親衛匆匆而來,打破了這份短暫的寧靜。
“將軍,梁習的使者又來了。”
薑維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裡既有對局勢的洞若觀火,也有對即將到來的“驚喜”的微妙期待。
他轉身步入中軍大帳,那裡,梁習的使者已經等候多時。
使者身著華服,雖略顯狼狽,但依舊保持著一份士人的尊嚴。
他見到薑維,連忙行禮,聲音中帶著幾分誠懇與急切:“我家大人願意無條件投降,但並州其餘郡縣的豪強並不願意。因此,我家大人計劃假意與將軍作戰,實際上是要在關鍵時刻倒戈,送將軍一場大勝,助將軍奪得並州!”
薑維聽罷,眼神閃爍,那是一種對未知信息的敏銳捕捉,也是對人性深處複雜情感的深刻洞察。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我安知這不是梁習的計謀?故意詐降賺我大軍?”
使者一聽,神色更為焦急,他連忙辯解道:“我家大人歸漢之心拳拳,絕對不會是計謀。大人深知,魏國已日薄西山,唯有投靠大漢,方能保全並州百姓,也保全自己。”
薑維看著使者,心中稍加思索。
這場戰爭背後,是無數人的命運與選擇,每一個決定都可能改變曆史的走向。
他擺了擺手,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無須如此。你告訴梁習,他獻雲中一郡,也是大功一件。至於其餘郡縣,漢軍所到之處,民眾必定竭誠歡迎。大漢兵鋒所到之處,無人敢與之為敵,無須你梁習多此一舉。”
使者聞言,神色複雜,薑維的這番話,既是對梁習的回應,也是對大漢軍力的自信。
確實。
如今並州各郡縣,豪強是多,兵力算起來也有幾萬。
但是人心不齊,戰鬥力不強,豈會是大漢的對手?
他恭敬地行了一禮,轉身離去,心中卻不禁為梁習的未來感到一絲擔憂。
當使者回到雲中城,將薑維的話轉告給梁習時,梁習的神色也顯得有些黯然。
薑維的謹慎,讓他失去了一個可能改寫自己命運的機會。
但轉念一想,獻郡之功,雖不及獻州之功顯赫,卻也能在大漢為他積累不少存身資本。
投了罷!
與其整日擔憂自己得性命,做一個富家翁,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