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身後沒了菜筐,馬文斌走起路來格外輕鬆。
沒個把時辰,一座五層的高樓便映入眼簾。
此樓從外表看,豪華氣派,而且造型也十分獨特。
西側有四個櫥窗而東側隻有兩個,樓的東麵還缺了一個角。被稱作“缺角大樓”。
說起這個“缺角大樓”,也有一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據說1926年吉順絲房重起五層的時候,整個地基要往東擴建。
不巧的是,東南角上早有一家叫同益成的洋貨店。
這間小雜貨鋪門麵非常小,隻有一間門市。
掌櫃的是從河北“闖關東”過來的桑薌材三兄弟。
由於當時吉順絲房急於蓋樓,重新開業。
於是,不惜以寸土寸金之價想要買下鋪子所在的那塊地。
未想到,這三個兄弟看到鋪滿一地的大洋,居然死活也不肯搬走。
吉順絲房這才有了“缺角大樓”之稱謂。
吉順絲房的老板一直以為有人在背後操縱三兄弟與自己作對,於是秘密展開了調查。
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
原來是三兄弟深諳生財之道,曉得“借光生財”的道理。
是在貨單上大做文章,改名為“吉順絲房東鄰”字樣。
果然,最後借著吉順絲房的財氣,生意很是興隆。
馬文前世就知道這個故事,但並未放在心上。
現在自己也做起了生意,老一輩的傳奇經曆實在是值得效法與學習。
馬文斌走得煩熱,就想買根冰棍解解渴。
結果一掏錢時,徹底傻眼了。
原來自己光顧著收野菜的錢,而藏在筐裡的600塊賣玉簪的錢卻忘記拿出來了。
想到這,馬文斌不由心裡一緊,哪裡還有啥心思逛百貨商店。
急忙坐上公交車往寶發園趕。
誰知趕到那一看,幾位老首長早已不見了蹤影。
三順子見他去而複返,而且丟了錢,可算找到了再次奚落馬文斌的理由。
於是,趁機嘲諷道:
“我看有些人呐,娘胎裡就帶著命衰相。
咋樣,彆看你帶著頂軍帽,現在也嘚瑟不起來了吧。
我就說嘛,土包子就是土包子,出息不了。”
馬文斌本就窩一肚子火,被他這一通羞臊,頓時氣得臉色漲紅。
舉起拳頭,直接給了他一眼炮。直打得三順子眼冒金星。
這下他可不依了,喊來店裡的夥計要合戰馬文斌。
管事的正在屋裡小憩,聽到外麵有爭吵動靜,推門走了出來。
一見三順子手裡拿著鏟子正要動手,大喝一聲說道:
“三順子,你給我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