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興的心思沉浸在誘貓行動之中,除了嘗試與阿裡的人交流,也在物色籌措技術團隊。
原來的微信開發並不複雜,它是由張曉龍率領一個十來人的小團隊開發,其中又分成iphne、塞班、安卓,而它上線之初的三個月也沒有增長太快,不管增速還是媒體關注度都不如隔壁小米的米聊。
彼時,除了米聊、微信,還有開心網的“飛豆”、盛大的“ii”、奇虎的“口信”等移動通訊軟件,無須諱言,基本都是對國外上線15天就收獲百萬用戶的通訊軟件i的模仿借鑒,而微信的團隊成員更多是一種不確定的心態,總覺得自身的存在沒有太多意義,因為,所有的事都可以由手機qq做,它又擁有更廣的覆蓋與更強的渠道。
一直到了版本出現語音並引入“qq離線消息”的龐大流量和支持資源,一度有些複雜的市場競爭才迅速的結束了。
小米的米聊是當時唯一具有威脅的移動通訊產品,發布的早,發展的早,語音功能也添加的早,雷君還給出“這是一個百億美元市場”的判斷。
然而,企鵝的高層人物張誌咚曾經約了小米的聯合創始人林斌吃飯,通過他向雷君傳遞三個信號,一是微信對企鵝很重要,二是企鵝要集結重兵來做微信了,三是微信已經由馬華騰本人進行戰略部署。
毫無疑問,這就讓雷君必須決定是否迎接企鵝的全力競爭。
最終,小米明智的轉為集中全力打造智能手機產品。
至此,企鵝徹底拿到一張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門票。
俞興對於開發的技術能力並不太憂心,稍微憂心的是後續的高並發處理、存儲與數據管理等技術支持問題,雖說是要打包賣給阿裡,可是,微信的打磨仍是一次嚴肅的項目創建。
即便這個項目的方向是條死路,但走到儘頭的過程也必須嚴肅對待,它需要付出的精力或許並不亞於過去一年多時間的付出。
俞興估摸了一個大致的時間範疇,己方初期肯定不會打著與企鵝競爭的旗號,反而會儘力不引起注意,但就算這樣,頂多也就6-8個月的競爭期。
這麼算下來,最晚在下一個春節來臨之前,應該就是“蛇至”的節點。
頂著巨頭的壓力,撐到無力支撐,最終壯烈賣身,引入重磅的競爭對手來製造出究極麻煩……
俞興這麼想想就覺得都要熱淚盈眶了。
他坐在辦公室裡連續抽了幾支煙,然後又起身打開窗戶散散煙味,不過,視線剛從窗外的電線杆越過就瞧見樓下的表弟楚智光正在和秘書章陽煦一起不亦樂乎的擦車。
俞興瞧了一會,衝著下麵喊道“小光,乾嘛呢?”
楚智光一抬頭,看見表哥在窗戶處探頭,大聲的答了句“洗車,打蠟!”
俞興之前也沒見他對車這麼熱情,順口喊了句“等下給我帶包煙。”
楚智光揮揮手,得了指令。
沒過太久,秘書章陽煦走進辦公室,把一條“利群”煙放在了桌上。
“你們怎麼想起來去搗鼓車的?”俞興一邊拆煙,一邊問了句。
章陽煦撓撓頭“這會沒什麼事,光哥說,快過年了,把車收拾收拾,回去的時候好看。”
俞興聽見這樣的回答,再次走在窗邊,瞧了一會樂嗬嗬的忙上忙下的表弟,這才陡然意識到確實快過年了。
他臉上帶笑的關上窗戶,決定年前先把微信子公司的事情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