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請坐!”
等袁可立坐下後,朱由校再次開口問道:“先生的治遼七策朕之前沒有認真聽取,實有遺憾,不知先生針對現在的遼東局勢,可有新的建議說與朕聽?”
“陛下,臣致仕歸家已兩年有餘,對於遼東的新局勢已經不甚清楚,臣不敢誤導陛下,而且朝中有不少知遼事的重臣,他們肯定能說出更好的策略!”
朱由校沮喪道:“朝中能比先生更了解遼事之臣,朕真不知還能有誰!”
“孫閣老多年鎮守遼東,並主持興建了關寧錦防線,他要比臣更了解建奴與北麵的察哈爾和喀喇沁蒙古!”
“遼東現在已經有了王之臣,而且朕也同意了他穩守遼西防線的策略,雖然有失顏麵,但現在的大明的確已經喪失了對建奴與蒙古主動進攻的能力。
所以,朕放棄了孫先生的遼人守遼土與逐步蠶食之策,他已經被朕安排去鎮守宣大了。
從多方消息得知,虎墩兔目前正在準備西征蒙古右翼諸部,躲避建奴攻打的同時,也有兼並蒙古右翼各部以圖發展的可能!”
聽到虎墩兔要西征,袁可立與孫傳庭兩人的臉上皆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袁可立急忙開口道:“陛下,若虎墩兔西征蒙古右翼成功,那宣大邊疆將自此不寧也!”
“當初朕將此消息說給孫先生時,他說大明北境危矣,所以朕才請他前往宣大鎮守,以應對虎墩兔的隨時南寇!”
“孫閣老久在遼東,對建奴與虎墩兔十分熟悉,他能做出如此感歎,臣並不感覺到驚訝!”
“先生可能有所不知,今年正月,建奴新酋首黃台吉不僅親征了遼西,還同時派阿敏進攻了朝鮮,逼迫朝鮮簽訂了城下之盟。
此外,今年六月,咱們寧遠錦州北麵的察哈爾奈曼與敖漢已經投靠了建奴!”
形勢如此嚴峻,袁可立驚呼道:“這陛下,咱大明北境真的危矣!”
朱由校聲音低沉道:“是啊,的確危矣,所以這才起複先生坐鎮兵部,以應對現在四處漏風的大明!”
“能得陛下信任,臣惶恐,生怕無法應對大明現在如此複雜的局麵!”
“先生儘管放手去做便是,經過兩次大抄家之後,國庫現在的錢糧暫時是不會短缺了!”
生怕皇帝抄家上癮,袁可立趕忙勸道:“陛下,抄家可不是什麼長久之計!”
“朕當然明白,但所抄的李三才與李成梁兩人實乃國賊敗類,朕不得不除之而後快!”
作為大明曆史上可與海瑞並駕齊驅的另一個大清官,袁青天對李三才與李成梁之流自然沒有任何的好感,反而會拍手稱快,“李三才是國之蛀蟲,早該嚴懲,現如今遼東局勢的敗壞,乃李成梁父子一手造成,也該殺,陛下聖明!”
“看先生如此痛恨兩人,想必朕沒有抄錯,先生可能不知,從李三才家中,抄出了價值近七百萬兩白銀的家財,而目前從李成梁家中抄出的家產推測,將不會低於李三才家!”
如此之多?
這可真是讓袁可立與孫傳庭兩人開了眼。
“國賊,蠹蟲,殺得好!”
等袁可立罵完後,朱由校笑著說道:“朕也覺得朕殺得好,先生,現在可以跟朕說說如何治遼了吧?”
思慮了好一會兒後,袁可立這才回道:“臣有不成熟的新治遼七策,請陛下明鑒!”
沒想到袁可立這麼快就有了新七策,朱由校喜不自勝地回道:“先生儘管道來!”
“第一策,統調度,以明各方。朝廷任命一位能夠統禦遼西、東江與登萊的能臣,東中西三線協調並進,讓建奴無法集中優勢兵力進攻任何一方。
第二策,明賞罰,以振軍紀。有過必罰,有功必賞,軍紀方能森然,士氣高振,王化貞、高第任人不明,胡亂指揮,宜重罰。
第三策,慎防守,以固封疆。既然遼東已失,大明短期內又無複土之能,當依險固山川,嚴守堅城,置重兵於寧遠、山海、薊州與登萊相互聯絡,率然以便策應,則藩屏固,京畿不可撼動矣。
第四策,實京營,以固根本。需裁汰老弱需冒,養馬增士卒,練騎射,將全軍分成上中二軍,上者以戰,中者以守,複太祖太宗騎射之實力也。
第五策,蓄糧草,以防未然。城守之計,以食為本,無糧無以堅守,籠天下鹽鐵之利,則兵將無侵漁,守軍無絕餉,而陛下可高枕矣。
第六策,聯蒙朝,以夾建奴。建奴所占之地,處於大明、朝鮮與蒙古諸部之中,現其勢大,可聯合兩方一同夾擊建奴。朝鮮為大明附屬,以禮迫其向東江鎮輸送糧草輜重,蒙古多重利輕義,以利誘之,以勢導之。
第七策,破格用人,以期實用。陛下欲複遼興明,必需要集天下之才,而要想天下之才實心用命,必許以名望厚祿,甚或是重開勳爵高位!”
說完,袁可立伏拜在地道:“臣肺腑之言,懇請陛下慎重待之!”
朱由校起身上前扶起袁可立道:“先生之策,猶如諸葛孔明之隆中對,朕豈能不慎重待之,先生快快請起!”
“謝陛下!”再次行了一禮後,袁可立這才在朱由校的攙扶下重新站了起來。
待袁可立落座後,朱由校看向一旁的劉若愚道:“袁先生的新治遼七策,可有記下?”
劉若愚起身答道:“再稍加補充,便能全部記下!”
“好,事後再認真抄錄一份給朕,朕要將其懸掛在書房內!”
“是,皇爺!”
聽到皇帝居然要將自己的新治遼七策懸掛在書房內,袁可立激動地再次起身跪道:“陛下如此信任臣,臣感激涕零!”
這時候的臣子啊,什麼都好,就是動不動下跪這一條不好。
朱由校微笑著再次扶起袁可立道:“先生不用如此客氣,因先生所說的新治遼七策甚是有理,這才讓人懸掛於書房,以期時時警醒!”
皇帝都說到這份上了,袁可立還能說啥,“陛下聖明!”
待重新坐定後,朱由校再次開口道:“先生第一條中提及任命重臣以統禦遼西、登萊與東江三地軍務,不知先生可有合適的人選?”
袁可立在心中快速排除一番後,居然發現沒有一個十分合適的人選,“相對而言,王督師現在是最合適的人選!”
喜歡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