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中試的三百名貢士,情緒高昂地來到了承天門外的長安左門前等候入宮殿試。
隻要不在殿試的時候作死,他們鐵定都會是天啟八年進士,隻不過是名次先後的問題。
就算最終不是三鼎甲,殿試結束之後,翰林院還有一次招錄庶吉士的考試,考上了依然有入閣輔政的機會。
臨近開考,朱由校在一眾護衛與宦官的簇擁下,來到了去年八月剛完工的建極殿。
有時候想想,原主朱由校在國家危難之際花了近六百萬兩銀子來重修三大殿,真不是一件什麼值得誇耀的政績。
原主都沒來得及享受就掛了,還落得個“木匠天子”的罵名。
朱由校神色如常地登上平台上的龍椅,等待著一眾監考的內閣大學士與禮部堂官及三百名應試貢士的大禮。
行完禮後,內閣首輔黃立極出列道:“稟陛下,天啟八年戊辰科的會試已經結束,共錄用貢士三百人,請陛下賜下殿試考題!”
“準!”
接著,朱由校看向了一旁的司禮監掌印王體乾。
王體乾向前一步,展開卷軸開始高聲唱道:“奉天承運皇帝,製約今科殿試考題有二,一曰平靖北虜,二曰國富民強,三百貢士可二選其一,欽此!”
平靖北虜?
果然猜中了!
國富民強?
怎麼還有一道?
二選一?
這皇帝可真會玩!
出這兩道題並沒有花費朱由校太多的精力,題目看起來簡單,但要想脫穎而出,恐非易事。
王體純念完考題,禮部主事們紛紛開始給考生們發放答題紙。
這一科殿試的考生,也是在三大殿於萬曆二十四年被焚毀後,第一次重新返回建極殿考試。
之前的殿試基本都在文華殿開考,或者乾脆在皇極門前的廣場上進行,條件自然無法與寬敞明亮的建極殿相比。
因這一科沒什麼能讓朱由校感興趣的大才出現,所以朱由校在開考不到半個時辰後,便索然無味地返回了西苑。
考生們交完卷後,以內閣首輔為首的讀卷官們,便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他們的讀卷之事。
殿試的貢士都是天子門生,而且隻能是天子門生,所以批閱考卷的考官不能再叫考官或閱卷官,而是叫讀卷官。
而參與讀卷的讀卷官,朱由校選定之人除了內閣四位大學士,還有六部九卿的話事人一同參與讀卷。
三百份考卷被糊名後,就沒有再謄抄,而是由十三名讀卷官共同品評,重新選定名次。
戊時三刻,正在假寐的朱由校被王體乾喊醒,“皇爺,黃首輔他們過來了!”
朱由校睜開雙眼,調整了下坐姿後,朗聲開口道:“好,讓他們進來吧!”
很快,以黃立極為首的四位內閣大學士與禮部尚書李騰芳魚貫而入到了朱由校的書房。
考卷被分成了兩摞,一摞十份,剩下的構成了另外一摞。
朱由校右手食指指著十份考卷的一摞笑道:“想必這是諸位愛卿從三百份中挑選出的最優秀十份考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