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冉丹戰爭,是第一軍團遭遇冉丹異形,然後用損失數千星際戰士的代價消滅了冉丹異形的前哨站。”
“第二次冉丹戰爭,則是冉丹異形主動進攻,數個軍團與第一軍團聯合在一起才終於重挫冉丹異形的入侵。”
“所以接下來這場戰爭將會是決定性的戰爭,很多個軍團將會集結起來直接攻擊冉丹帝國,帝皇很有可能親自參戰。”
秦夏講述著人類帝國和冉丹異形帝國之間的數次交戰。
現在身處努凱裡亞的三個原體中的兩個都在辦公室裡聽著。
安格隆很認真。
科茲則是一臉淡漠,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軍團沒有被帝皇安排去打冉丹異形,所以這場戰爭跟他沒有什麼關係。
即便他很想參戰,但想到帝皇可能另有安排,便隻打算聽從命令。
至於第十一號原體,他表示十一軍團接到的調令是去協助第四軍團作戰,所以不會參戰,自己自然也沒有必要來聽講。
“我自己對冉丹異形的了解也不多。”秦夏說。
然後秦夏又在心裡想,何止是不多。
他知道的多種關於冉丹戰爭的信息都是模糊且自相矛盾的。
不過重點在於冉丹異形很強大,並且十一號表示自己的二號兄弟是在第二次冉丹戰爭裡犧牲的。
至於冉丹異形的具體信息……如果十二軍團決定參戰,將會在前往集結點後從第一軍團那獲取詳細資料,倒也不必現在就對敵人是什麼情況弄得那麼清楚。
“現在的問題是,凱爾博哈爾讓象限幫忙轉送的來自帝皇的那些照片和集結點,是帝皇的本意還是凱爾博哈爾自己的行為。”秦夏說。
“是帝皇本意。”安格隆說,“昨天我感知到他想要讓我們參加某場戰爭,但是覺得這場戰爭很危險以及種種原因,他沒直接說。估計回去之後應該是想了想,又覺得讓我們參戰比較好……這是很佩圖拉博的行為。”
“那凱爾博哈爾說的那些話,你們認為有多大可信度?”秦夏又說,“我個人覺得,可信度是百分之九十,但就是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讓象限轉達這些話。”
科茲舉手。
秦夏看向科茲。
“機械教的人的腦回路和我們都不一樣,我覺得我們要專注於思考凱爾博哈爾怎麼想,那純屬精神內耗。”科茲說。
秦夏覺得也是。
“那你們去還是不去?”科茲的雙腿搭在辦公桌上,身體前後晃蕩著椅子,“我個人的意見是你們還是去,帝皇隻讓人幫忙轉送一些照片而不是直接的命令,就是算準了你們不可能不去。”
“重點是可以不去,因為這不是直接的命令,我們可以裝傻拒絕。”秦夏說。
秦夏回想起來荷魯斯就收到了命令,但他直接就沒去,何況是沒收到直接命令的十二軍團。
“那如果我們去參戰了並因為某些原因受到重創……這是有可能的。那之後來自帝國和機械教的壓力怎麼辦?”安格隆問。
秦夏知道安格隆心裡肯定有了決策。
決策就是當然要參戰,唯一的問題是參戰之後怎麼辦。
這也符合秦夏的預料。
第二次冉丹戰爭可比歐努斯星區綠皮防禦戰慘烈得多,一個又一個世界直接被冉丹異形變得比死亡世界還死亡世界,數以億計的人類被殺死,曾經和帝皇產生矛盾但還是作為援軍去支援歐努斯星區的十二軍團,在這次冉丹殲滅戰裡安格隆自然也不願意缺席。
而安格隆已經有了決策,那秦夏便不會輕易推翻決策,除非情況特殊。
在軍團事務中,秦夏很少對安格隆的決定表示反對,更多的是思考安格隆做出決策之後的事情,就像現在這樣。
安格隆作為這個軍團基因原體和基因之父,他想要將十二軍團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那麼他的決定就是需要被支持而不是被反對。
安格隆也需要明白他就是得像自己的兄弟們那樣對一個軍團有絕對掌控權,不要過度依賴他人的意見,避免將來被依賴者不在軍團裡他就無法獨自製訂並執行決策的情況出現。
所以秦夏一如既往的選擇支持,也思考起選擇參戰之後的事情。
“如果之後帝國的壓力下來了,就像凱爾博說的那樣,你會幫我們嗎?”秦夏看著科茲說。
他邀請科茲到場就是為了詢問這個問題。
“我個人會。”科茲點頭,“但我的軍團就不知道會不會了。我不打算像之前那樣把軍團事務扔給賽維塔和沈,但我也需要時間重整軍團,重整諾斯特拉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