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商克個人更加讚同仁和黨的立場,在這山雨欲來的風暴前夜,全力加強國防肯定沒錯。
因為沒有提前準備,晚飯比較簡單,可這不能削減團聚的愜意。
晚飯過後商克和父親圍繞天下大勢展開討論,他迫切需要搞清楚大統製聯邦政客們的主流看法。
儘管前半輩子是個籍籍無名的計量經濟學家,但現在的商與修仍然喜歡從經濟角度來看待問題。
“政治跟經濟不分家,外貿是經濟的晴雨表!”
來到書房,興致盎然的商與修侃侃而談。
“明眼人都能看出德俄矛盾,二者的博弈沒停過,朝中大多認為還要三五年才能打起來,但這種事……說不準的。”
“瓦爾蘭德去年第一大貿易夥伴是荷蘭,以出口為主;其次是瑞典、瑪麗安娜、亞美利加不相上下,進出口總額相近;接著便是我國,從我國進口近五萬萬馬克,出口卻不足三萬萬馬克。”
“再看羅斯方麵,最大貿易夥伴是聯合王國,進口額超七萬萬盧布,出口額大概四萬萬,英俄之間是真的好如蜜月;接著便是亞美利加,逆差三萬萬六千萬。”
商克若有所思地說:“英俄在經濟上綁定的確實很深,可以印證他們之間的隱形盟友關係。”
“羅斯連年大豐收,還有石油產量也相當豐富,糧食和石油都是英倫三島缺少的;而對於俄人來說,英製機器設備自然是儘量多買。”商與修把鉛筆放回桌上,叉著腰說:“這是經濟狀況,然後再看軍事方麵,英海軍和俄陸軍都是首屈一指的,正好互補。”
“呃……”商克沉吟著,伸手向上指了指,問道:“上麵怎麼看待目前這個情況?如果假定英俄結盟然後以武力動手的話。”
“這可沒法準確預估,大概隻能確定瓦爾蘭德首當其衝,但他們足夠自保,堅持六七年都不成問題的,何況英法漸行漸遠,歐戰的態勢應該不會複刻。”
“嗯。”
如今的人們對戰爭的顛覆性改變毫無認知,尤其是政客們對戰爭的印象還停留在塹壕戰的模式。
如果那樣,瓦爾蘭德帝國即使以一敵二也能不落下風。
然而,裝甲部隊和航空兵配合作戰的作用卻是天翻地覆的。
德俄兩大陸軍強國的碰撞究竟孰勝孰負誰也說不準,但唯一能確定的是不可能陷入歐戰那樣的長期持久戰,戰爭絕不會持續很久。
六七年?恐怕一兩年就分勝負。
比較有趣的是,歐戰結束後英法關係日漸冷淡,尤其是英俄眉來眼去好上之後,瑪麗安娜共和國逐漸意識到了潛在威脅。
理論上德法攜手防備英俄是最優解,可惜歐戰的殘酷廝殺才過去沒多久,並且追溯曆史兩國都沒少禍害對方,摒棄前嫌麵臨著巨大的鴻溝。
政客們的戰略眼光肯定不對!商克如是想道。
他猶豫了一下,向父親詢問:“戰爭形勢今非昔比,強國決勝不會像以前那樣拖拖拉拉了,如果德俄交戰以後,一方迅速崩潰呢?上麵有設想過嗎?”
“迅速?”商與修扭頭看著他,問道:“能有多快?”
商克思考了好幾秒,最後探尋著說:“一年?大半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