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誰臉上都帶著淡淡的微笑,在書院中人緣極好,深得夫子喜愛。
跟陳寒一比,陳占才倒顯得黯然失色。
他嫉妒的發狂,從不與陳寒親近交流,反而總是在背後跟人說陳寒的壞話,試圖抹黑他。
眼見來年的院試越來越近,這幾日的課程越發緊張。
葉夫子今日出了一題,
“當今之世,商業漸興,然農為本之傳統未改。若汝為一方父母官,當如何平衡農商之發展,以保地方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話音一落,所有學子紛紛出口議論,重農還是輕商。
有人說,“重農,畢竟國以農為本,百姓隻有填飽肚子,國方可安定。”
還有人說,“重商,商以利為先,隻有興商,地方方可富足,百姓方可安居樂業。”
陳占才起身拱手說道,“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農業是民富國強的根本。
若吾為一方父母官,當以農為重,農乃一國之本,糧為萬民所需。
糧賤農貧則國本動搖。
所以理應鼓勵農耕,增墾田地,興修水利,保農時,使糧食豐產。
對於商業適度管控,防其過度發展擾農之業。
設市易之規,嚴察商人之行,勿使奸商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如此農興商穩,地方可安。”
陳寒聽後,想起陳青青對他說過的話,稍作沉思,便起身拱手道,
“夫子,學生有不同意見。
學生以為,身為地方父母官,農商當並重,皆不可偏廢。
俗話說,農以食為天,商以利為先,農為基,商為翼。
農為根本,關乎百姓溫飽,不可輕忽,
重農則需推廣新耕法,引進良種,提升農產之量與質。
興商亦為要務,修道路以利貨通,減商稅以促業興,設商會以規商行,保公平交易,農商相濟,方能財貨豐足。
鼓勵農商合作,農產品經商路廣銷四方,商人富則納稅增,用於農之建設。
再者,辦農商學堂育專業之才。如此,農興商旺,地方繁榮,百姓富足,安居樂業可成。”
葉夫子聽後頻頻點頭,麵露讚賞之色,“陳寒,沒想到你年紀不大,竟有如此見解,實屬不凡,未來不可估量。”
陳寒拱手,一臉恭敬道,“多謝夫子誇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