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瓦爾來到了新兵選拔的星球,這裡不是斯卡瑞亞,沒有富裕的巢都、先進的運輸係統和宏偉的太空環形軌道站。
整個三百世界都沒有帝國意義上“富裕”的世界。
如果說斯卡瑞亞和阿特裡斯加起來,能對標極限星域五百世界中的一個世界的話。
三百世界加起來的產能可能隻有十個富裕世界那麼多。
窮困星球才是常態。
一開始抵達這裡的殖民者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沒有開始建造巢都,而是遵循更古老的傳統,建造了大片的建築群。
這些連綿的建築群並不是像果醬一樣均勻塗抹在了星球表麵,而是很好的規劃成一長條,建立在生態環境的邊界線上,比如草原和森林的邊界線,平原和沙漠的邊界線。
星球上的生態被隔絕成了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區域。
從總體上來看,這個世界偏乾的,地形以平原荒漠居多,這也造就了這個世界的人們高效“親近自然”的生活習慣。體育運動和大規模的軍隊訓練在這裡非常盛行。
鈦族時期,這裡是它們鄙夷的地方,這些人科技程度極低,拿著簡陋的武器進行愚蠢的大規模集結演習。
在鈦族看來,這種落後的戰術思想,在戰場上就是讓炮兵進行打靶練習。集結在一塊兒的軍隊,一炸就是一片。
至於那些體育運動,哼,野蠻的象征罷了。
一群帝國之拳的子嗣默默地站在外圍,迎接司徒瓦爾。他們極度厭惡鋼鐵勇士,在十個千年中,雙方已經交手了無數次。
好在某些情況下他們還算可以接受,在長期的戰鬥中,相互搶基因種子是常有的事情。
這一次,這些多恩子嗣們是以“成功弄來了敵人的種子,實驗性的進行改造”的心態來看的,即使這枚基因種子是從黑盾戰士上弄來的,他們依舊固執的這麼認為。
我們造一個鋼鐵勇士,叛徒們就少一個鋼鐵勇士。
可以預見,未來這位鐵勇生活會受到高強度的特殊照顧。
那麼哪個幸運兒會獲此殊榮呢?
我們把視角轉向競技場內。
此時數十位競技者正扛著巨石,腳踩有著詭異凸起小球的金屬板,站在中間一動不動,這一場比拚的就是耐力。
某種意義上更像是死亡守衛的選拔。
這一場比試極其無聊,眾人看著大汗淋漓的孩子們苦苦支撐,司徒瓦爾從他們細微的應對動作和表情中判斷人才的優劣。
這也是最和善的一個環節。
接下來是機械、計算和戰鬥的三重折磨,鋼鐵之手那幫人反正是挺開心的。然後是亞空間測試。
後麵的選拔就比較多樣化了。
畢竟咱種子的多,飆車也好,格鬥也罷,分類測試。各個項目都有大量的人員積極報名,真的像是奧運會一樣,所有人努力地奪取各個項目的金牌。
司徒瓦爾有史以來最大的休假——單獨為一位候選人改造。
輕鬆的讓他能思考人生。
另一邊,安東尼累的懷疑人生。
和火蜥蜴的終結者小隊會合後,他們處理了大量的混沌敵人,潰敗的渣滓們躲入了深深的地下礦道,讓帝國方麵的全麵清理推進緩慢。
這裡已經被敵人打造成了致命的陷阱,以往戰鬥進行到這個地步,混沌巫師往往會選擇獻祭打開亞空間裂隙,讓所有人逃走,但是這次不同,敵人反而布下一個個陷阱,大量拖延帝國方麵的時間和精力。
安東尼在這次小戰役的“戰爭議會”上,和帝國的其他高層說明了自己的猜測,現在可能是一場混沌敵人的阻擊戰,想要將我們的大軍拖延在這裡,以掩護其他不可告人的行動。
毫無意外的,他獲得了所有人類方的反對。
海軍高層各懷鬼胎,他們隻要驅逐周圍星係的敵人就可以了,無論如何,這個區域被拿下的戰功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歸他們。
海軍方麵以物資消耗甚大,需要等待補給為由,暫時在外修整。
人類星界軍方麵,則因為收複星球的陸地戰是他們負責的,一旦阿斯塔特離開,那麼人類部隊將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都是自己的精銳力量,肯定阿斯塔特留在這裡越多越好。
和其他遠征部隊的大戰略配合?還能有我自家派係保存力量重要?
真正想要戰鬥的忠嗣學院出來的各級軍官,帝國衛隊代表沒能“說服”那些個權高位重的老骨頭。
戰爭繼續,將敵人殺儘。
海軍樂得其成,反正敵人在地下,不需要我們的軌道支援。
在一番製衡之後,迅速消滅敵人的重擔就落到了安東尼身上。
作為一個“白色疤痕”戰團,戰爭議會請求安東尼以“高效快速的攻擊”處理掉敵人。
安東尼深感心累,這是基因種子的問題嗎?
帝國高層以離譜的結論將一堆任務交給了赤色洪流戰團,安東尼也沒推辭,反手就要了一大堆補給。
我們寥寥幾個不屈型終結者戰士走在前方,錯綜複雜的通道周圍長滿了詭異的亞空間植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