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1964年12月17日
香港
與陳明遠見麵已經過了一個多禮拜了,這段時間,田之雄心中一直惴惴不安。從上次談話中透露出的信息,他知道陳明遠現在麵臨情報局彆有用心的召回,處境凶險,但他無能為力,既不能為他做些什麼,也猜不出陳明遠自己會如何應對,更沒有接到組織上的任何指示。
一早,田之雄走進辦公室,一眼就看到放在辦公桌上的今天報紙,頭版赫然通欄標題:《台情報局澳門站少將站長現身廣州》。他大驚失色,一把抄起報紙,急急看起來:
“台灣情報局澳門站少將站長陳明遠日前突然在廣州現身,宣布易幟。陳氏係老資格的情報人員,在蘇俄受過特彆訓練,1933年即加入複興社,曾任多屆訓練班教官、總教官及軍統局諸多要職。大陸失陷後即來港居住,一直任情報局澳門站站長。
據中共《人民日報》稱,陳氏係閱讀大陸書籍後,深受感召,毅然棄暗投明,受到廣東省官員歡迎。據悉,陳氏同時席卷澳門站特種器材投奔,計有電台、密碼、無聲手槍、暗殺用毒針等等,讀之令人毛骨悚然。據本報記者向消息靈通人士了解,大陸廣東省公安廳派員專門赴澳門用船將陳氏直接接應到廣州。
此次陳氏之突然事變,是繼去年情報局沈姓副局長在澳門被拘捕之後,又一起轟動事件,顯示出暗流洶湧之鬥爭“
這一段新聞充分體現出香港媒體的特點:聳動而富有衝擊力的標題、語焉不詳的內容、誇張過度的辭藻、來源不明的所謂內部消息;儘管如此,還是讓田之雄深受震動。他急忙翻看著其它香港報紙,相關報紙卻內容大同小異,隻是聳動標題各有不同。
研究組特意訂有大陸的《人民日報》的,可是今天的《人民日報》要明天才能到。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大陸方麵對此事的報道,便匆匆上街在街口的報攤買了一份左派《大公報》。果然,頭版上轉載了《人民日報》原汁原味的消息:
陳明遠毅然棄暗投明
“1964年12月13日,偽情報局澳門站少將站長陳明遠毅然舉義,回到廣州。
陳明遠參加特務組織達三十一年之久,解放前,曆任偽軍統局臨醴、黔陽、蘭州等特務訓練班教官、總教官,偽軍統局西北區區長、偽軍統局本部第三處處長,偽淞滬警備司令部稽查處處長,偽廣州衛戍司令部保防處處長等職。廣州解放前夕,陳明遠逃往港澳後,又曆任中二組澳門組組長、偽情報局澳門站站長等重要職務。
從1950年起,陳明遠在澳門專門負責特務活動。他在我偉大政策的感召下,認清了形勢,決心棄暗投明,便在13日離開澳門,到達廣州。他同時帶來電台一部、密碼一批、文件一批、無聲手槍五支、各式手槍四支、子彈二百一十四發、鐘表式定時引信七個、電器鐘表引信十三個、磁性水雷一個、炸藥三十磅、雷管三十六支、暗殺用毒針兩支。
陳明遠回到廣州後,受到有關部門的歡迎。”
田之雄一連看了好幾遍,內心的震撼無法形容,以至於手上的報紙都在輕微顫抖。
一周以前,他與陳明遠見麵時已經察覺到他流露出的情緒,也曾設想過陳明遠會采取的幾種應對方式,但他萬萬沒想到陳明遠用這樣一種決絕的方式給了敵人最後一擊,從而結束了他傳奇的情報生涯。他無從知曉這是陳明遠個人的主意還是組織上的決定,內心的激動和憂慮交織在一起,讓他心潮起伏。
陳明遠的安全受到威脅,他能成功地擺脫情報局的嚴密監視,返回大陸,田之雄由衷地感到高興,可是這意味著今後隻剩他一人孤身戰鬥在敵巢,他又感到失去支撐的無助及孤獨。
他當初的任務之一是作為陳明遠的聯絡人,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們配合默契,屢次將極其重要的情況及時轉達給組織,成功挫敗敵人的重大陰謀,成為關鍵可靠的情報來源。在心裡,他早就把陳明遠當作自己可敬的長輩甚至可親的同誌,一如他對於他師傅於鼎的情感。
至於新聞報道中用了“起義”一詞,田之雄猜想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陳明遠確實早就脫黨,並不是共產黨員,隻是我們的特情關係,為我工作,故隻能適用於“起義將領”的身份;第二種可能則是,陳明遠潛伏日久,社會關係眾多,又在情報局中門生遍布,一旦返回大陸,影響巨大,波及深遠,為了工作需要,保護更多的未暴露同誌或關係,假托“起義”之名;同時以他資深的身份毅然“起義”對於敵人打擊更沉重。他反複琢磨,回想著與陳明遠接觸的言談舉止,覺得兩種可能性都有。
還有,陳明遠幾乎搬走了一座倉庫,把澳門站席卷而空,下麵的情報員竟然毫無察覺,這居然還是在被嚴密監視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沒有人精心籌劃有力協助,簡直無法想象。那些觸目驚心的殺人武器和特工器材,讓敵情報機構不擇手段的本來麵目大白於天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