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尋村蹤 ——東川區鄉村畫卷 前言_尋村蹤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尋村蹤 > 第1章 尋村蹤 ——東川區鄉村畫卷 前言

第1章 尋村蹤 ——東川區鄉村畫卷 前言(1 / 1)

坐落於雲南省東北隅,昆明之北的東川,是一片古老而充滿生機的土地。它東鄰會澤,北接昭通巧家,西靠祿勸,南連尋甸,與四川涼山州的會理、會東隔金沙江相望。東川,這個名字,承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與豐富的地理特色。

這片廣袤的土地,東西最長橫跨512千米,南北最長縱距846千米,總麵積達189709平方千米。全區轄2個街道、6個鎮、1個鄉,130個村委會,35個居民委員會。2019年,3165萬居民在此安居樂業,其中彝、回、苗等少數民族262萬人,占總人口的827。城鎮與鄉村在此和諧共生,1334萬人生活在繁華的城鎮,1831萬人耕耘在廣袤的田野。

東川,古稱東川路,曆史悠久,源遠流長。自秦朝的靡莫之地,至西漢的堂琅縣,再到三國蜀漢的朱提郡,曆經朝代更迭,東川始終是曆史的見證者。隋朝時屬恭州,唐朝置唐興縣,後由東爨烏蠻仲由牟的後裔占據,改名那紮那夷。南詔時期,蒙世隆於859年置東川郡,東川之名由此而來。

東川的名稱,據雲南省曆史學會原會長方國瑜教授研究,與會川有關。東川因位於會川以東而得名,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據《蜀中廣記》記載,東川府疆域遼闊,東西南北各數百裡,與周邊地區緊密相連,文化習俗相同,區劃設治密切結合。

東川,這片土地,與河流息息相關。金沙江、小江、以禮河、牛欄江等河流貫穿其中,形成了獨特的地貌。境內地形陡峭,山地麵積占973,河穀盆地僅占27。最高峰硔王山的雪嶺,海拔43441米,最低處小江彙入金沙江的小河口,海拔695米,高差達36491米。

東川的氣候,因地形而異,呈現出“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的景象。海拔1600米以下的河穀區,氣候溫暖濕潤;1600至2400米的中山區,氣候溫和;2400米以上的高山區,氣候寒冷。旱季與雨季分明,旱災、低溫、淩凍、洪澇、泥石流等災害時有發生。

東川,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曆史、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氣候,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在這裡,曆史與現代交織,自然與人文交融,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在這幅畫卷中,東川的每一寸土地都講述著不同的故事。小江,這條蜿蜒的河流,如同一條銀色的絲帶,將東川分割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東岸,是肥沃的農田,是歡快的田野,是世代居住的村民;西岸,是連綿起伏的山巒,是古老的礦坑,是勤勞的礦工。

牯牛寨山,這座烏蒙山脈的主峰,以其雄偉的身姿,俯瞰著東川的每一個角落。它的主峰大牯牛寨,海拔40173米,是登山愛好者的天堂,也是攝影愛好者的靈感之源。每當雲霧繚繞,兩峰仿佛化身為兩條巨牛,在雲端嬉戲,給這片土地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硔王山,這座古老的山脈,以其險峻的峰巒和深邃的峽穀,見證了東川的滄桑巨變。雪嶺火石梁子,海拔43441米,是東川的最高點,也是登山者挑戰自我的極限。轎子山,硔王山脈的著名秀峰,海拔42233米,山巔的高山草甸和湖泊,是自然愛好者的天堂。

東川的水係,是這片土地的生命之源。金沙江、小江、以禮河、牛欄江等河流,不僅滋養了這片土地,也孕育了東川獨特的文化。在這裡,人們依水而居,依水而作,水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東川的美麗背後,也隱藏著自然的殘酷。泥石流,這個東川特有的自然災害,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無儘的痛苦。小江流域,因為地質構造的複雜和人類活動的破壞,成為了泥石流頻發的地區。但東川人民並沒有被災害嚇倒,他們以堅韌不拔的精神,與泥石流抗爭,用智慧和勇氣,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東川的氣候,也是這片土地的一大特色。從河穀的亞熱帶氣候到山區的寒溫帶氣候,氣候的多樣性為東川的農業和旅遊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春天的桃花盛開,夏天的綠意盎然,秋天的金黃滿地,冬天的銀裝素裹。東川的四季變化,如同大自然的調色板,為這片土地增添了無窮的色彩。

東川,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探索,前來體驗。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可以體驗到自然的神奇,可以體會到生活的真實。東川,一個值得你細細品味的地方。

在東川的深處,隱藏著無數未被發現的秘密和故事。這裡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一塊石頭,都似乎在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傳說。這些傳說,或是關於英雄的壯舉,或是關於神靈的庇佑,或是關於愛情的悲歡離合,它們是東川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東川人民的精神支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被鎖庵堂三年,滿朝跪求公主原諒 不當人後,我不死不滅! 黑暗無儘 突然成為了末世裡的反派! 領主戰爭:開局SSS級天賦! 逆天邪神終局之戰 七零:她進山當獵人王帶全家吃肉 死去的相公回來後,我攜家產改嫁爽翻了 模擬億萬次,我殺穿諸天萬界 兔子不吃窩邊草,可盛總是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