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村名新街起,遷至上田壩地移。
村名區分意深遠,變遷故事話今昔。
尋蹤古村
晨曦初露,陽光透過珙王山脈的縫隙,灑在金沙江畔的拖布卡鎮新街村。我踏著薄薄的露水,懷著對曆史的敬畏,走進了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這裡是曆史的沉澱,自然的恩賜,更是時光的見證者。
新街村,這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海拔1950米,坐落在拖布卡鎮政府的西南方,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珙王山間。我懷揣著對曆史的敬畏,踏上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試圖尋找那些被時間遺忘的古老故事。
村口的古樹參天,枝繁葉茂,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風雨滄桑。每一片葉子都沾滿了露水,閃爍著晶瑩的光芒。我沿著蜿蜒的山路,走進了村莊,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透露著濃厚的曆史氣息,仿佛在向我訴說著往昔的繁華。
新街村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青瓦白牆,古樸典雅。房屋之間,是狹窄的巷道,巷道兩旁是村民們世代相傳的店鋪,售賣著當地的土特產,散發著獨特的鄉村氣息。這裡的空氣中彌漫著烤玉米、辣椒和茶葉的香氣,讓人陶醉。
我走進一戶人家,隻見老人們正圍坐在火爐旁,烤著火,聊著家常。他們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但眼神中卻透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後輩的期望。他們講述著村裡的往事,那些關於戰亂、災害、遷徙的故事,讓我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對他們的堅韌和智慧感到敬佩。
在村子的中心,有一座古老的寺廟,香火旺盛。寺廟內,佛像莊嚴肅穆,壁畫生動傳神,訴說著佛法的智慧與慈悲。每一筆每一劃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讓我對宗教文化的尊重油然而生。寺廟前的空地上,村民們正進行著傳統的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種虔誠的信仰,讓我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深深的文化底蘊。
我穿梭在村子的每一個角落,尋找著那些被歲月遺忘的故事。在村子的老屋中,我發現了一本破舊的族譜,記錄著村莊的曆史變遷,家族的興衰。這本族譜,仿佛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新街村曆史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這片土地上曾經的輝煌。
夜幕降臨,我站在村子的高處,俯瞰著這片古老的土地。月光灑在金沙江上,波光粼粼,如同一幅潑墨山水畫。我心中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敬意,對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默默奉獻的村民們充滿了感激。
在這個尋蹤古村的過程中,我明白了,曆史不僅僅是過去,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傳承。新街村,這個古老的小村莊,將繼續承載著曆史的足跡,見證著新時代的變遷,書寫著屬於它的美好未來。而我的腳步,也將繼續前行,去探尋更多被時光遺忘的故事。
曆史的回響
在新街村,我有幸遇到了三位長者:胡德祥、王博勁、崔光能。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歲月的智慧,聲音中充滿了對過往的回憶。他們向我講述了新街村的曆史變遷,那些如同歲月的回聲,在耳畔回蕩,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親身經曆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胡德祥老人,是新街村最年長的居民之一,他的記憶如同時間的長河,深邃而寬廣。他告訴我,新街村原名新街,因為最初建村於一條新開辟的街道旁,故得此名。那是一條由勤勞的村民們用雙手開辟出的道路,連接著外界的世界。胡德祥老人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那段艱苦創業曆史的無限懷念。
王博勁老人則詳細講述了新街村從民國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後的行政區劃調整。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沉重,他說:“在民國時期,新街村屬於會澤縣拖布卡區的一個小村莊。那時的會澤縣,山高水遠,交通不便,新街村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村民們為了生計,不得不在陡峭的山坡上勞作,日子過得異常艱難。”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新街村的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行政區劃多次調整,新街村逐漸從一個偏遠的山區村莊,發展成為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行政村。雖然村名未變,但新街村的名字在村民心中,早已成為了曆史的象征,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和希望。
崔光能老人則講述了新街村在曆史變遷中的生活變化。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他說:“以前的新街村,村民們主要以耕作為生,生活水平低下。但自從國家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新街村的村民開始嘗試種植經濟作物,養殖業也逐漸興起,村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我們不再是僅僅依賴土地的農民,而是開始走向多元化的發展。”
在三位長者的講述中,我仿佛看到了新街村從貧窮落後到繁榮發展的全過程。那些關於戰亂、災害、遷徙的故事,讓我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敬意。胡德祥老人說:“我們這一代人,見證了新街村的成長,也經曆了太多的苦難。但無論何時,我們都沒有放棄希望,因為我們知道,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