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出身道家,精研《易象》,乃曆算學家李淳風的傳人。
此人博涉經史,長於謀略。其身世極為顯赫,六世祖乃北周“八柱國”之一的李弼,與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同列。
當初,李泌任翰林待詔,常常出入太子府,與李亨關係十分密切。
李亨為了自保所采取的諸多策略,均出自於李泌之手。
後來,李泌因才學優長,遭到右相楊國忠的嫉恨,不得已隱居於終南山。
楊國忠排擠李泌,實際上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斬斷太子的羽翼,可以更好地打壓太子。
“山人拜見太子殿下!”李泌一襲月白道袍,長身玉立,緩緩步入大堂。其身姿飄逸,麵容清俊,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先生免禮。今日得見先生,真是喜出望外。”當著眾大臣的麵,李亨毫不掩飾自己的歡喜之情。
“先生如何來得這般巧?”李亨隨即問道。
“山人昨夜觀天象,見紫微星微暗,而太子星明耀異常,光芒璀璨,似有祥光瑞靄環繞。
此乃吉兆,料想殿下必有非凡之事,故而特意趕來長安,拜見太子。”李泌說著,嘴角含笑意,那笑似乎藏著無儘深意,令人捉摸不透。
“先生此言差矣。本宮奉聖上之命回來鎮守長安,豈是非凡之事?聖上龍體安康,紫微星光耀千古,豈會微暗?先生切莫再作無稽之談。”李亨正色說道。
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自然不會相信天象。李泌口中的天象,更多的是暗喻。在這敏感時刻,當著群臣,仍須小心為上。
李泌搖了搖頭,不慌不忙地說道:“殿下息怒。天象所示,不可儘信,也不能全然不顧。
殿下奉聖命守衛長安,此乃關乎大唐國運之大事,難道不是非凡之事?山人此番前來,正欲助殿下一臂之力,以解長安之危局。”
“先生有何良策?”李亨問道。
“山人給太子殿下帶來上中下三策,可保殿下守住長安。”李泌緩緩說道。
“如此甚好。先生且稍候片刻,本宮隨即就來。”李亨說著,令魚朝恩帶李泌去內堂休息。
李泌離開後,李亨繼續安排各路人馬。
“裴冕。”
“臣在。”禦史大夫裴冕出班行禮。
“你命人將邊令誠和崔光遠的人頭掛在城樓之上,並貼出告示,以儆效尤!往後若有勾結叛賊者,殺無赦!”
李亨說著,砰的一拳砸在桌案上,嚇得眾人又是一哆嗦。
“臣遵命。”
“陳希烈。”
“老臣在。”
李亨剛要說話時,忽然想到了一個人,一個應該出現而尚未出現的人,於是問道:“高適何在?”
“啟稟太子殿下,據老臣所知,高侍禦和王思禮王副帥目前正在灞橋布防。”陳希烈說道。
“王思禮?”李亨問道。
“正是。”陳希烈恭敬地回道。
潼關之戰時,李隆基以王思禮為副帥,統領騎兵。
“陳左相,請速速派人傳二人來見。”李亨急切地說道。
“遵命。”
陳希烈領命而去。
其餘人等依次得到相應安排。處理完這一切,已是二更將近。
李亨回到內堂時,李泌已經等了他很久了。
兩人重新見禮,分賓主坐下。
“先生方才要教本宮上中下三策,請問是何三策?”李亨謙虛地問道。
“太子殿下,這三策非同小可,請屏退左右,山人才敢言說。”李泌神秘地說。
李亨一揮手,魚朝恩等人迅速退出。
“請先生賜教。”李亨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