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實在是想不通,朱慈烺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崇禎回想起當天在金鑾殿上。
朱慈烺誅殺那些大臣之時的果斷,並且提前收集好了那些大臣的罪證。
心想這個逆子謀定而後動。
並且行事殺伐果決,或許在如今這種亂局之下,由朱慈烺來當皇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既然想不通其中的關竅。
崇禎太上皇也不想那麼多了,繼續躺著休養身體。
他還想把身體給養好之後。
看看朱慈烺這個敢造反的逆子,究竟會把這大明江山變成什麼樣?
否則崇禎不甘心呐……
……
而在京城之外。
明軍總共才出動了4500名火槍兵。
加上朱慈烺派出的9000名騎兵,還有英國公張世澤他們,後麵帶著出去追擊敵人的3萬5千多步兵。
總兵力加起來才4萬9千多人。
此刻卻追著10倍以上的敵軍四處追殺,而絕大部分的敵軍正在不顧一切地拚命逃竄。
除了朱慈烺之外。
沒有人能想到戰局會變成這樣子。
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千年古史之中,凡是以少勝多的戰例,那肯定都會被載入史冊。
相信今天發生的這一戰。
同樣也會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無數的後人都會來研究這一場大戰。
站在朱慈烺側後方的方正化。
看著自始至終都是一臉淡定從容的朱慈烺,心裡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那真的是連綿不絕啊!
七年前朱慈烺開始擺爛的時候。
向崇禎皇帝提出了一個唯一的要求,那就是把方正化給調到了朱慈烺的身邊去。
所以這幾年的時間,方正化是親眼看著朱慈烺一步步崛起的。
朱慈烺布局和謀劃的很多事情,也都是由方正化經手去執行的。
所以方正化對朱慈烺的事情特彆了解。
而也正是因為了解的事情太多太真實,方正化反而越發的敬佩朱慈烺。
一個10歲左右的少年。
在朝局徹底糜爛,並且朝堂內外沒有任何助力,又不受皇帝和大臣待見的情況之下。
硬是以一己之力,暗中打造了一支強軍,並一舉造反成功登上皇位。
接著迅速穩定局勢,整頓軍伍。
坦然地迎戰10倍以上的敵人。
在如此倉促的情況下。
今天竟然打出了這樣一場大勝仗,那麼朱慈烺這皇位是徹底坐穩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