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範景文的問題。
範錦文是出生在廣西,那邊的傳統勢力都是土司。
可能他沒有怎麼接觸過所謂的世家大族。
朱慈烺:“範愛卿說的這種說法,很多人對此都是認可的,但是、世家大族就真的消失了嗎?我看他們並沒有消失,隻是隱藏起來了而已。
先是在唐末出了一個殺神——黃巢,黃巢的出現,確實讓世家大族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是很多世家大族的傳承依然還在,比如什麼五姓七望,其實大部分都有傳承留了下來。
隻是在經曆了黃巢的事情之後,接著又是五代十國的亂局,世界大頭就前麵引機幕後了。雖然他們不再直接出麵,但是卻在暗中操縱著一切。比如說在東魯大地的那一家子,自修降表,傳承2000多年。
既然那一家子能夠安然無恙,其他的勢力為何不能安然無恙?相比起其他的古老世家來說,山東那一家子還算是擺在了明麵上,其他的勢力隱藏的更深。
相信這些事情出,生在江浙地區的李愛卿,多少應該會有所接觸吧?至於妨礙去你那邊的話,你就可以把那些傳承久遠的吐司,換成世家大族來類比,那你就能夠理解了……”
範景文:“都是陛下解惑,老臣明白了。兩廣和雲貴地區的吐司有很多都是傳承及其久遠,甚至已經有一兩千年之久。
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九黎時期,特彆是那些苗族的傳承,更是久遠的超乎想象。看來是老臣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一把年紀了見識還如此淺薄,老臣實在慚愧……”
範景文這個時候快60歲了,而李邦華已經70歲了。
確實年紀不小了!
現在朝堂上的大臣,大部分也都是年事已高。
不過這些老臣應該還能撐上好幾年。
等到朱慈良親自培養的那些人快速成長起來,那麼他們就可以頤養天年了。
以後要四處增長的話,還是得靠銳意進取的年輕一代……
李邦華:“陛下所言甚是,江浙地區確實有不少古老的家族。隻是老城裡沒有想到那些世家大族的能量竟然如此之大!”
朱慈烺:“大明這塊草場,想要可以長久的和平安寧,想要能夠長治久安,那麼就要把大部分的牧羊人都給清理掉才行。
但是這些牧羊人都不簡單呐人!傳承久遠,底蘊深厚,觸角無處不在,影響力超乎想象。到時候他們的反撲一定會非常激烈,你們做好麵對這一切的心理準備了嗎?”
範景文:“多謝陛下提點,老臣願為陛下先鋒,萬死而不辭!”
李邦華:“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老臣今年剛好70歲,在如此高齡還能被追隨陛下做一番大事,老臣死而無悔亦……”
朱慈烺:“君臣齊心,其利斷金,加上大明現在的虎賁之師,我們君臣定能再造繁華盛世,共創前所未有的輝煌。
所以現在我們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在我們實際控製區域以外的其他地方,發生了什麼事都不用太過在意,也不用過多地去理會。
因為正確時想插手那些地方的事物,事情也不是我們的控製,那何必還多此一舉呢?”
範景文:“臣等明白了,之前陛下進行商稅和農稅進行改革,並沒有涉及其他的地區,這一次對突賊下手,同樣也沒有涉及其他的地區。
陛下這是要把我們實際的控製區域,給打造成天下間的榜樣,不斷的革除弊政,創造出政通人和的盛世典範。
以後大明的虎賁之師揮兵南下,那就可以把成熟的,一切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其他地方推廣並執行下去了……”
朱慈烺:“正是這個意思,所以現在其他地區的事情,我們不用去操心太多。現在太過心急的話,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陛下聖明……”
……
幾人暢聊了一番之後。
範景文和李邦華他們告退。
接著周皇後又派人完成來請朱慈烺了。
朱慈烺以政務繁忙為由果斷拒絕。
然後招呼方正化:“方大伴,走我們出工去四處體察民情,看一看這段時間的京師情況如何?”
方正化:“老奴遵旨。”
接著朱慈烺帶著方正化,還有十幾個影衛的高手偽裝之後。
悄悄的溜出了皇宮。
在京城裡邊四處溜達起來。
而崇禎太上皇那邊特彆生氣。
憤憤不平地對周皇後說道:“逆子,這個逆子是想要氣死朕方才罷休!這都幾個月的時間了,隻有他登基之前沒見過朕一次。
那還是為了從朕這裡拿到傳位詔書,之後就再也不露麵了。朕怎麼會有這樣的不孝子孫?這認晚百年之後,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啊!”
周皇後趕緊安慰崇禎:“我這不是政務繁忙嗎?你看看這段時間都發生了多少大事?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們就體諒一下他吧!”
崇禎:“你少為他說好話,少給他找這些借口,他就是不敢來見朕。因為他心虛,因為他是造反的逆子!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膽大妄為,他這段時間做的那些事情究竟得罪了多少人,他到底知不知道啊!朕想好心提點他一下,他竟然既不相見。
朕倒要看看他以後怎麼收場?他真的真是個傻子嗎?那些士紳集團陽奉陰違,根本沒把朝廷和皇家給放在眼裡,他真當朕一點都沒有察覺?
可是那些勢力是能輕易下手的嗎?你就看著吧,後麵他肯定會麵對超乎想象的反撲,到時候朕看他如何應對?”
周皇後:“應該不會吧?現在道明兵強馬壯,幾十萬的闖賊大軍被打得潰不成軍,遼東建奴也被打得望風而逃,大明有如此強軍,誰還敢亂動啊?”
崇禎朱由檢:“事情要是那麼簡單就好了……”
喜歡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請大家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