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種聲音一直都存在著。
並且某些人以為朱慈烺開始害怕了,所以就變得發的肆無忌憚。
正所謂人狂必有禍,天狂必有雨。
朱慈烺就是要讓那些家夥猖狂起來,這樣子才容易露出馬腳。
錦衣衛和東廠的人,乃至影衛的高手。
則是趁機尋找一切蛛絲馬跡,想要找到此事的幕後黑手。
朱慈烺背負了一段時間的罵名。
給調查此事的人員爭取了寶貴時間與機會。
等到調查得差不多了。
雖然沒有找到謠言的真正源頭,卻找到了一些比較活躍的家夥。
朱慈烺這才發布了詔書,不過他發的卻不是罪己詔。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朕上承天命,下承黎民之期望,因時應勢,榮登大寶,順應天道而為之。初為皇即退流寇於京師之外,遂而平定京津,誅貪官、伐不臣,開倉放糧,安撫流民、穩定地方,興修水利。
繼而廣種土豆,紅薯,南瓜,玉米等物,其產量之高,萬民皆驚為天人,直呼天降神物亦。又言有此物、從此天下不饑,國泰民安矣。
朕對內施政成效顯著,對外則痛擊建奴,驅逐草原鐵騎,征伐高麗逆賊。後又平定內部動亂,登基不足一年之期,已建不世之功,朕欲趁勢改革科舉,新編教材,致實用之學廣而傳之,望之惠及萬民。然此時忽起大火,教材毀之一旦。
此乃上天警示於朕,有不臣叛逆欲行不軌,朕自當應承天意,清除蛀蟲,以免千裡之堤,潰於蟻穴,文武臣民當遵天意,隨朕清內賊、禦外敵,還天下以朗朗乾坤……”
這個詔書的內容一經發布出去。
立刻引得所有讀書人一片嘩然。
彆人說那場大火是上天的警示,原因則是天子失德。
從而想讓天武皇帝下罪己詔。
而天武皇帝朱慈烺,大方地承認那是上天示警,隻是原因卻變成了那是上天對他的提示。
因為內有蛀蟲和叛逆不臣之人欲亂天下,所以上天對他進行示警,讓他趕緊清除蛀蟲和叛逆。
免得導致局勢動蕩,導致蒼生受苦。
再加上在詔書的開頭那一段,羅列了朱慈烺登基以來的各種不世之功。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做下了各種各樣的大事。
有著那些不世之功的映襯,後麵的話就顯得更加可信了。
本身就支持天武皇帝朱慈烺的人。
看到這份詔書之後撫掌大笑,胸中鬱悶一掃而空。
朱慈烺這份彆出心裁的詔書。
被很多讀書人戲稱為“罪他詔”,因為這跟“罪己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那些暗中使壞的敵人。
在看到這份詔書內容之後,則是差點被氣的當場吐血。
甚至有些家夥直接破口大罵:“無恥小兒,自賣自誇,當真是厚顏無恥至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