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水和王夫之結伴而行。
這一路上除了交流學問之外。
兩人還暢談著各自的所見所聞。
話題也自然而然地,聊到了張世忠所說的那個周文斌。
而此時的周文斌,正率領著一個營的兵力,飛快的直奔登封而去。
原本在上一次的大戰之時,朝廷的大軍尚未打到開封。
原因無他,隻因時間太過倉促,他們的推進速度沒有那麼快而已。
但是當他們所攻占的地方逐漸穩定下來之後。
周文斌和幾個出身孤兒營的兄弟,便開始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了。
這幾個家夥能力超群,手上又掌控著兵權,職位最低的都是千戶級彆,或者是副營長和營長級彆。
他們紛紛請求繼續向南出擊。
主要是他們望著開封城矗立在那裡,心中實在眼饞,準備將這座中原大城給攻打下來。
更重要的是對付少室山的禿賊。
作為兵團長的英國公張世澤,自然清楚這幾個家夥天子門生的特殊身份。
加上英國公一脈已然位極人臣,張世澤不需要那麼多的功勞。
那就乾脆放手不管,讓周文斌他們自己行動。
周文斌他們隨即帶著隊伍,氣勢洶洶地去把開封城給攻克了下來。
但他為何又要急匆匆地趕往登封那邊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那邊有一座少室山。
山上的少林寺在佛門之中地位極高,執中原佛門牛耳。
並且少室山上的和尚們原本就人數眾多、勢力龐大。
而這段時間,陸陸續續從北方逃過來了更多的和尚。
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都彙聚到了少室山。
大有集合所有和尚的力量,然後與朝廷正麵硬剛的架勢。
這倒不是佛門的人都不怕死。
而是為了保住和爭取他們的利益,同樣也有很多人願意為之拚命。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要知道他們在元朝的時候,那日子過得簡直如同神仙一般!
後麵朱元璋登上皇位,便開始對他們進行各種限製和打壓。
再後麵他們派出了以姚廣孝為代表的人物,用曲線救國的方式來爭取自身的利益。
使得他們的處境稍有改善,但是跟元朝時期相比,那還是相差甚遠。
到了土木堡之變後。
朝廷對地方上,對各種利益集團的掌控力大大削弱。
他們的日子又開始變得逍遙自在起來。
本以為這樣的好日子會一直持續下去。
結果朱慈烺橫空出世,出場就掌控了兵權,並舉起了無情的屠刀。
對所有利益集團進行狠狠的打壓,甚至是要進行徹底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