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文臣被賞賜的銀子更多,普遍要比武將這邊多了不少。
但是他們沒有爵位啊!
特彆是那些世襲罔替的爵位,讓那些文官特彆的羨慕嫉妒恨。
而朱慈烺又鄭重地說道:“崇禎十七年即將過去,天武元年即將到來。各部門要相互緊密配合,務必做好教育改革的相關事情,還有來年的科考事宜。大明綜合學府與大明皇家軍事學院,開春之後也即將開始招生。
這些事情各位愛卿心裡要有個數,朕不希望在這些事情上再出什麼岔子,各大兵團除了過年休沐這幾天,也要抓緊訓練工作,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爆發的大戰……”
“陛下英明,臣等遵旨……”文武大臣齊聲回應道。
朱慈烺高聲說道:“有事啟奏,無事散朝。”
尚可喜趕緊說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朱慈烺問道:“何事?”
尚可喜急切地說道:“臣派人去了扶桑那邊偵查,發現那邊存在儲量巨大的金礦和銀礦,可是扶桑矮子卻瞞而不報,每次朝貢就拿些破銅爛鐵來糊弄朝廷。
此乃對天子的大不敬,對朝廷的嚴重冒犯。其已經犯下了欺君之罪,臣懇請率領大軍前去征伐……”
朝堂上瞬間一片嘩然。
因為扶桑那邊有金礦銀礦的事情。
隻有六部尚書這個級彆的大臣才知曉,其他人並不清楚這個情況。
儲量巨大的金礦和銀礦意味著什麼?
那意味著數之不儘的財富啊!
至於什麼欺君之罪之類的,那不過是一個出兵的理由和借口而已。
其他人並不在乎這些表麵的罪名。
他們在乎的是要通過怎麼樣的手段,才能把扶桑的金礦和銀礦,變成大明的金子銀子?
朱慈烺說道:“此事容後再議,內閣首輔和六部尚書,以及各位將軍留下議事。”
其他人識趣地告退:“臣等告退……”
接著其他的文臣都紛紛離開了。
而這一次留下的人數比較多。
朱慈烺準備在金鑾殿裡麵繼續商議要事……
……
等到其他人都走了之後。
朱慈烺從龍椅上站起來,緩緩走下台階,走到群臣的麵前。
神情嚴肅地說道:“根據絕對可靠的消息,太上皇和皇太後,還有跟在他們身邊的王承恩,已經被亂臣賊子劫持並帶到了江南。
根據那些亂臣賊子的種種舉動來看,他們很有可能是想要起兵造反,所以各位要為可能爆發的大戰而做好充分的準備,亂臣賊子隨時都有可能會起兵造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