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朱慈烺並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文武大臣可不敢妄自猜測。
但是朱慈烺既然開口詢問了。
其他的大臣可以不吭聲,作為百官之首的內閣首輔範景文。
在這個時候隻能硬著頭皮開口了:“啟稟陛下,按照大明律法,出了這種事情之後,禮部尚書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輕則降職任用,重則罷官削職,貶為平民。”
朱慈烺:“那就依律辦事,禮部尚書和兩位侍郎罷官削職,由範愛卿暫代禮部尚書一職,另大明綜合學府教員朱舜水,入禮部主管儀製司事務,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朱舜水抨擊宋明理學的玄虛學風,以及腐朽的八股取士的科舉製度,大力倡導教育實用論。
朱慈烺讓朱舜水入主禮部儀製司。
剛好符合朱舜水的理念,可以發揮他的專長。
其他的文武大臣卻聽得一頭霧水,他們對這個朱舜水一點都不了解。
不過朱慈烺已經開口了,其他人也不敢反對。
隻是在心裡想著要趕緊去了解一下這個朱舜水。
既然朱舜水受天武皇帝朱慈烺的重視。
將來必然前途無量……
施邦曜:“謝陛下寬恕,老臣謝陛下隆恩。”
朱慈烺隻將他們罷官削職,但是功名還在,並沒有將他們貶為平民,這也算是留了一點餘地。
所以哪怕是被貶了,依然要開口謝恩。
範景文:“陛下仁慈,臣等遵旨。”
李邦華:“陛下仁慈,臣等遵旨。”
其他人也跟著開口說道:“陛下仁慈……”
朱慈烺:“科舉剛進行到了一半,後麵還有兩輪考試,各位愛卿認為誰可擔此大任?”
剛剛處理了冒名頂替的事情。
現在誰都不想碰這個燙手山芋。
眾人又把目光看向了範景文。
現在他暫代禮部尚書之職,範景文想不接手都不行。
範景文:“陛下,臣需要處理內閣事務,又要處理禮部的日常工作,現在又加上科舉之事,老臣實在有些力不從心。
老臣懇請陛下讓刑部尚書孟兆祥,大理寺卿馬世奇,共同協助老臣主持科舉事務。
有了刑部和大理寺的介入,他們能為老臣分擔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進行嚴格的監查,防止有人徇私舞弊……”
現在禮部人手緊缺。
這也倒是一個辦法。
朱慈烺:“孟愛卿和馬愛卿以為如何?”
孟兆祥和馬世奇兩人,都在心裡暗罵範景文是老狐狸。
科舉的事情跟他們兩個部門根本沒關係,現在卻被範景文當眾拖下了水。
麵對朱慈烺的詢問隻能接招了。
孟兆祥:“謝陛下的信任,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馬世奇:“多謝陛下,能為陛下分憂,這是臣的榮幸。”
朱慈烺:“很好,那麼接下來的科單事務,就麻煩幾位愛卿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