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朱舜水才進入禮部任職沒多久。
之前還是沒有任何職位的書生。
卻直接入主儀製司,搖身一變成為了禮部下屬儀製司的主事。
從平民一下子變成了從五品的官員。
這提拔速度簡直如同坐火箭一般。
而現在更是不得了,直接就成了教育部的侍郎,侍郎可是正三品的大員啊!
各部尚書也不過是正二品而已。
無數人窮儘一生都難以達到這個高度。
可朱舜水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了這種讓人難以置信的大跨越。
所有人都被這一連串的任命震驚得有些麻木了。
雖然朱慈烺說了是暫代侍郎之職。
但實際上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似的,這不過是個過渡的說辭罷了。
看到大家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並且沒有任何一個人吭聲。
顯然是在用沉默來進行無聲的對抗。
朱慈烺接著說道:“朱舜水之前就在負責教育方麵的事務,表現出色,現在暫領侍郎之職,不過其品級不變。
另由金鉉出任兵部一直空缺的右侍郎,劉理順出任工部右侍郎,主要負責道路修建事宜,範愛卿和李愛卿覺得如何?”
範景文身為內閣首輔,李邦華是吏部尚書。
人事任命方麵的事情,自然要詢問他們兩人的意見。
兩人趕忙恭敬地說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他們心裡明白,即便不同意也無濟於事。
再說朱慈烺已經做出了更多的妥協,除了任用範景文他們之前推薦的幾個人選。
又重用了他們熟悉的官員劉理順,這已經是在變相地做出讓步了。
而且他們心裡都非常清楚。
朱慈烺真正信任的那些手下,特彆是朱慈烺以前培養的那些天子門生。
將會逐步替代朝堂上的所有重要職位,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隻能順水推舟地同意了。
於是,教育部即將成立以及新提拔官員的任命消息,隨後都正式公布了出去。
此事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
比如原吏部尚書陳演。
他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名民間史學家。
對朝堂上的這些變動格外關注。
得知這個消息後。
他立刻迫不及待地去調查那個朱舜水相關的一切信息……
……
陳演把他記錄的文稿出版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