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時春趕忙擺手:“這可不敢當,有事情咱們一同商量著辦。陛下既然將你們調過來,想必後續還會有其他旨意。
所以現在不僅你們要休整,我們也得抓緊時間恢複元氣。到時候陛下若命我們繼續西征,大家才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戰鬥嘛!”
李定國深表讚同:“宣武伯所言極是,陛下既然把我們都調過來,多半還有彆的安排。”
衛時春感慨道:“陛下英明神武,向來高瞻遠矚。如今我們這邊兵力將近二十萬,這個東察合台汗國,這一回怕是在劫難逃了。”
李定國說道:“聽說陛下十分重視商業發展,而此地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口,絕不能被敵人長期占據。”
衛時春聽得眼神頓時一亮:“哈哈哈,還是李老弟你看得透徹,陛下肯定不會任由絲綢之路就此荒廢的。若不是你提醒,我還真沒考慮到這一層。
李老弟眼光獨到,帶兵打仗更是一把好手,難怪陛下會特意把你調過來。你我今後還要繼續並肩作戰,我就托大叫你一聲李老弟,你也彆客氣,叫我衛兄便是。”
李定國拱手笑道:“那我就高攀了。既然陛下很有可能重新打通絲綢之路,我們不妨提前做些準備工作,派兵沿著絲綢之路先去偵查一番。”
衛時春一拍大腿:“好,就這麼辦……”
……
李定國和衛時春猜得沒錯
朱慈烺確實早已有了打通絲綢之路的計劃。
隻是此前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其他事務上,原本打算先解決江南的偽明朝廷,再來全力落實此事。
這一回敵人突然犯邊劫掠,打亂了他的計劃。
朱慈烺當機立斷,決定先打通絲綢之路的一小段,同時借此震懾西域的各方勢力。
當朱慈烺收到衛時春的戰報後。
心中暗自思忖:衛時春這小子表現得還不錯嘛!看來這兩年在外帶兵征戰,曆經大小戰事,確實讓他得到了鍛煉。
以後讓他繼續鎮守嘉峪關以西,朕也能放心不少。
不過那邊路途遙遠,交通問題尤為突出。
朱慈烺稍作思索,便有了主意。
他決定在嘉峪關附近修建一座水泥廠,利用此次大量的俘虜,讓他們沿著嘉峪關的東西兩邊修築水泥路。
在那地廣人稀的區域,交通若不便利,無論是物資運輸還是兵力調配,都會受到極大限製。
朱慈烺隨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議此事,眾人經過一番討論,很快便達成一致,做出了決定。
朱慈烺隨即給衛時春和李定國下達了最新的命令,同時讓工部調派人手趕赴嘉峪關,在當地選擇合適的地點建設水泥廠。
至於經費方麵,朱慈烺絲毫沒有顧慮。
如今的朝廷經過一係列改革和發展,財政狀況大為改善,有的是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