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為了充分表達對蘇婆子的關心,特意把昨日從鎮上買來的骨頭,加上蘿卜和野菜,熬製成了一鍋湯。湯煮好之後,鄒氏呼喚蘇曉強過來,準備讓他給蘇婆子送一碗。
蘇曉悅看著碗裡煮得奶白色的骨頭湯,拿起筷子將碗裡的骨頭夾了出來,說道:“奶年紀大了,牙口不好,啃不得骨頭,來,曉強,把碗端過來,我再給咱奶盛兩塊蘿卜,咱娘燉的蘿卜軟爛入味,入口即化。”
接著,她又盛了一些野菜葉,仔細地蓋住碗裡的蘿卜,然後在野菜的最上方,精心挑選了大塊的骨頭放在碗上,乍一看,就像是滿滿的一碗肉骨頭。
蘇曉悅仔細瞧瞧碗裡的骨頭湯,又在廚房環視了一周,隨後端過一旁的豬油罐,滿滿地挖了一勺豬油放在碗裡,並用筷子輕輕地攪拌骨頭湯,耐心地待到豬油完全融化,這才將碗遞給蘇曉強,說道:“快趁熱送去吧。”
鄒氏看著往碗裡放豬油的閨女,又瞅瞅兒子,欲言又止,最後用手指輕點蘇曉悅的額頭,無奈地搖搖頭,說道:“你呀。”
蘇曉悅看著端著骨頭湯走出院子的曉強,她也來到院門口,對著蘇曉強大聲喊道:“曉強,快趁熱將娘專門熬的骨頭湯給奶送去,奶拉了一天一夜的肚子,可得好好補補。”
蘇曉強瞬間領會姐姐的意思,同樣大聲回應道:“姐,我一定把骨頭湯給奶送去,看著奶把骨頭湯喝完再回來。”
“好,你快給奶送骨頭湯去吧。”
蘇曉悅的大嗓門,那可真是響亮至極,彆說村裡的人了,恐怕就連山上的野物都能清晰地聽到。
估計今兒大家飯後茶餘談論的話題都會是鄒氏一家多麼多麼孝順,而蘇婆子又是多麼不知好歹,偏心老大。
蘇曉悅家裡的飯後話題則圍繞著今天撿到錢袋這件事展開。蘇曉強繪聲繪色地向鄒氏和曉果講述了他撿到錢袋的經過,並且誇大其詞地描述了其中的細節。最後,他得意洋洋地總結說:“所以,我應該感謝我的姐姐。”
被逗笑的蘇曉悅將懷中的錢袋子取出來,放在桌上。鄒氏拿起錢袋子,輕輕掂量一下,驚歎道:“娘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錢呢!這裡麵起碼有十幾兩吧。”說完,她將桌子上的銀子重新放回錢袋,並遞給蘇曉悅,說道:“曉果,曉強,你們跟娘一起去洗碗,讓你姐把這些銀子藏好。”
“好!”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緩緩度過,這天,蘇曉悅找來了一些稻草和白土,在院子裡興致勃勃地玩起了泥巴。
娘倆計劃著賣餅,雖說餅子是提前在家做好的半成品,可到了地方還是得加熱一下,到時候再刷醬,倒雞蛋,蘇曉悅就琢磨著做個爐子。
想到前世有一次去村裡談助農項目的時候,看到一個大娘用白土加稻草做的爐子,她也想嘗試一下,萬一做成了呢?畢竟自己的創業資金有限,蘇曉悅想著該省的地方還是要儘量省著點花的。
她將昨日從山上挖來的白土,混合著稻草,和成了軟硬程度合適的泥土。
蘇曉悅讓悅悅從空間的文玩館找來一個大葫蘆,鋸成兩半,當作模具。因為現代沒有塑料袋這種東西,蘇曉悅找來了曉強的一件上衣,均勻地蓋在葫蘆上,接著開始往上衣上糊泥土。
蘇曉強看到姐姐往自己衣服上糊土,氣得嗷嗷直喊:“姐,你快住手,這是我唯一的一件補丁少的上衣,你不能用它玩泥巴。”
蘇曉悅看了看曉強,說道:“等姐過兩天用完拆下來再還你,到時候你拿到河邊洗洗,比新的還耐穿。姐是因為愛你才用的你的衣服,你看姐怎麼不用蓮香姐姐的衣服,怎麼不用你奶奶的衣服。”
蘇曉強想想,比起蓮香和蘇婆子,蘇曉悅確實最疼愛自己,好吃的也都緊著他吃,還帶他去鎮上買好吃的。
最重要的是,上次蘇婆子得罪了姐姐,姐姐又是加了料的豬肉,又是加豬油的骨頭湯,那樣變態的報複手段現在回憶起來都覺得菊花一緊,仔細想想自己也招架不住,打又打不過,還能怎麼辦?自己的姐姐自己寵著唄。這麼一想,蘇曉強隻好答應讓姐姐用自己的衣服做爐子。
待到蘇曉悅將泥土均勻地塗抹在葫蘆上,爐子的大體形狀也就基本做好了,接下來就是晾曬的環節。
待爐子曬得差不多的時候,將爐子反過來,取下葫蘆,接下來就是在衣服上灑水,等到水分將粘連著衣服的那層泥土浸濕,蘇曉悅拽著衣服的一角,輕輕往上一拽,衣服就順利地拽下來了,爐子的雛形也清晰地出現在大家麵前。
蘇曉悅將衣服遞給曉強,說道:“姐沒騙你吧,是不是連個補丁都沒少。”
蘇曉強接過衣服,仔仔細細地一點點檢查:“姐,你也太牛了,等下次你做爐子,我還願意給你用我衣服。”
“打盆水將衣服泡起來,一會娘給你洗。”在一旁圍觀的鄒氏對蘇曉強交代道。
蘇曉強將衣服緊緊抱在懷裡:“不用了娘,我自己洗。”
蘇曉悅先是用竹竿在爐子的底部紮了幾個通風的小孔,又用和好的泥巴一點點給爐子加高,還給爐子搭建了一個小小的煙囪。然後繼續放在陰涼處晾曬。待到全部晾乾,如果不追求顏值,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如果追求顏值,還可以用白土和泥,薄薄地給爐子外圍抹上那麼一圈。(爐子的製作方法來自作者的奶奶,感興趣的可以動手試試。)
待到爐子晾好,蘇曉悅用自己做的爐子做了一頓飯,這一步是為了讓爐子在搬運的過程中更加堅固。
一切準備就緒,終於到了蘇曉悅擺攤的日子,娘倆將頭天晚上做好的餅胚用籠布包著放在背簍裡,背簍上麵放了兩個大號的玻璃密封罐,一個罐子裡裝的是熬好的醬,另一個罐子裡是豬油,背簍的最上麵倒扣著一口平底鍋,由蘇曉悅背著,另一個背簍裡放的是蘇曉悅做好的爐子,和一個看起來平整的木板以及一些柴火,由鄒氏背著。
娘倆安排好蘇曉強在家照顧妹妹,便坐著老楊頭的牛車往鎮上走去。
牛車一路晃晃悠悠,晃得蘇曉悅的腦袋一點一點的,老楊頭先是將母女倆送到了集市。
喜歡炊煙起,飯香飄請大家收藏:炊煙起,飯香飄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