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婆媳兩人轉了整整三條街。
看了六七家鋪麵後。
劉蓉做出了總結。
“我還是覺得陽岐街街東頭那家不錯,租金上價格也合理,主要是地段好,正中間,做什麼生意都能行,前進街的那間大歸大,租金也便宜,但在轉角的地方去了,挑生意。”
陽岐街的那家一個平方兩塊左右的租金,差不多有四十個平方左右,一個月算下來租金就是八十。而前進街大了一半不止,租金也便宜,比陽岐街的便宜了整整一半,估計再和房東老板磨一磨嘴皮子,還有下降的空間。
容媚微微側首,臉上帶著笑意,“那娘你想做什麼生意,有頭緒了嗎?”
劉蓉也不含糊,坦然道,“既然不能擺小吃攤,那我唯一熟悉的就是布料了,開個服裝店吧。”
這是她剛才看鋪麵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決定好了的想法。
既然餐飲這塊兒她沒有那手藝,那就隻能乾其他的了,能和布料有關的也就服裝生意適合。
而且還有個眼光獨到的兒媳婦,做服裝生意是再適合不過。
隻要進貨的時候帶著容媚一塊兒前去替自己掌掌眼,這回來的衣服完全不愁賣不出去。
一個月八十塊的租金貴嗎?
那肯定是不便宜的,這都能比上大多數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更不用說還需要進貨的錢,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投資。
如果劉蓉一直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那她絕對不會有這魄力。
就像陳春蘭一樣,寧肯自己辛苦一點,也不會花錢租個鋪麵。
但劉蓉不一樣,過去家裡本就是經商的,自然是懂得錢生錢的道理。
隻要經營得當,她知道絕對虧不了,一個月投八十的房租進去,拿回來的錢可能就成了一百六,更甚至三五百,七八百.....這八十塊能創造出來無數個可能性。
容媚想了想,和劉蓉探討商量起來,“既然是賣衣服,那我覺得前進街那家也可以,地兒大,收拾裝修一下,到時能掛的款式也多。”
陽岐街的那間地段的確好,人流量大,但四十個平方的麵積有限,能掛的衣服款式自然就有限。
劉蓉惆悵的歎了口氣,“那間是更大,但那地段、人流都沒有陽岐街的好。”
她這也不是沒想過。
前進街的是要大些,如果她手裡的錢足夠寬裕,那她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進街的鋪子。
如容媚所說,到時就能掛更多款式的衣服給顧客挑選,但這也就意味著要拿更多的錢去進更多的貨了。
風險更大。
她要想求穩,那選擇陽岐街那間肯定是最穩妥的,地段人流都是上佳的選擇。
劉蓉內心的擔憂容媚多少能猜中幾分,但她依舊覺得前進街的那間鋪麵更合適。
“酒香不怕巷子深,位置是沒有陽岐街那麼熱鬨,但人流量是可以靠口碑、貨品吸納的,隻要咱們在衣服質量、款式、價格上都能把好關,生意差不到哪裡去的,至於投錢的事咱們回去和南敘一塊兒商量一下。”
而且沒那麼多錢也不要緊,思維轉換一下,也不一定需要那麼多本錢的。
她有辦法。
不過這辦法還得要周南敘點頭後才能執行。
聽到容媚這麼說,劉蓉沒有任何猶豫的就答應了。
“行,咱們回去再和他商量一下。”
雖然部隊裡不製止家屬乾個體,但這事還得和兒子一塊商量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商量著來。
於是婆媳兩人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