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下一刹那,一道突如其來的訊息如同閃電般劃過張揚那深邃的腦海。
這道訊息仿佛是從遠古而來,承載著無儘的秘密和使命。
許久之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張揚終於將這段複雜的訊息徹底消化理解。
緊接著,他的麵龐上逐漸顯露出一抹凝重至極的神色。
原來,這段訊息當中不僅詳細記載了他此次所要完成的任務。
還包含了有關他自身的身份背景信息,甚至連一些錯綜複雜的社交關係及相關記憶都一一呈現其中。
此刻,他所處之地正是坐落在大夏皇朝境內的張洲府城。
說起這大夏皇朝,自建國至今已然過去了整整五百八十七個春秋寒暑。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王朝已隱隱約約透露出幾分王朝末年的衰敗景象。
當今在位的皇帝陛下年紀尚幼,僅僅隻有區區十三歲而已。
昔日先帝臨終之時,特意留下了三位忠心耿耿的托孤大臣,以期輔佐新帝治理天下。
可時至今日,這三位托孤重臣卻僅剩下最後一人尚存於世。
此時此刻的朝堂之上,奸佞之臣當道弄權,他們依仗手中的權勢肆意妄為,可謂是一手遮天。
那些貪婪無恥的官吏們更是肆無忌憚地魚肉百姓,致使民生凋敝,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不僅如此,各地匪患猖獗,燒殺搶掠之事時有發生。
而在邊疆地區,野蠻凶悍的外族蠻夷屢屢叩關入侵,大肆掠奪財物人口。
就連遼闊無垠的大海之上,亦是倭寇與西洋惡鬼橫行無忌,給沿海居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在廣袤無垠的大夏皇朝中,有一處名為滇南省的地域。
其中,張洲府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坐落在這片土地的偏遠角落。
它與滿洲府相鄰接壤,而那滿洲府,正是邊疆要塞所在之處。
在這張洲府之中,有一個備受矚目的人物——張揚。
他乃是張洲府知府張清源的獨生子,且是正室所出的嫡子。
由於此地距離京城甚遠,正所謂“天高皇帝遠”。
作為張洲府的最高行政長官,張清源在這裡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手遮天的“土皇帝”。
按照常理而言,身為知府的張清源應當總管郡內政務,諸如學府教育、農耕蠶桑、戶籍人口、賦稅徭役、官倉錢庫、財政收支、刑獄訴訟等諸多繁雜事務皆需其統籌打理。
軍政方麵,則應由張洲府的同知負責管轄。
這位地方同知,通常被視為知府的副手。
承擔著分管地方鹽業、糧食儲備、追捕盜匪、沿江防務、河道工程以及水利設施等重要職責,並握有一定的軍事權力。
隻可惜啊,這張洲府的同知不是旁人,正是張清源的小舅子,同時也是張揚的親舅舅。
想當初,小舅子能夠坐上這張州府同知的寶座,張清源可是費了不少心思和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