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二十年。
十一月。
當趙昕剛剛跟草原各部首領開完了會後沒兩個月。
這大宋的西邊,青唐吐蕃首領,董氈去世。
董氈至少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親生的,名叫藺逋比。
另一個,是養子,名叫阿裡骨。
而董氈這一去世,顯然,這權力的爭鬥,肯定是少不了。
再加之青唐吐蕃雖說是一個國家,實則,卻是吐蕃各部落的聯盟。
董氈這一去世,各方或支持藺逋比,或支持阿裡骨的人,肯定利益不一致。
而偏偏,阿裡骨又是那種特彆會鑽營,會收買人心的人。
這也就導致了,很快,趙昕便接到了由章楶從西夏興慶府傳來的奏報。
說阿裡骨不但殺了董氈的親生兒子藺逋比,而且還篡改了董氈的遺詔,自己想要成為青唐城之主。
趙昕聽到了這封奏報後,也是已經感覺到了章楶的蠢蠢欲動。
畢竟在西夏那邊那麼多年了,一點功勞都沒有撈著。
熊本當年比他來得還晚呢。
現如今都因為打下了大理國而晉封官爵了。
現在……
終於輪到自己登場了。
趙昕收到了奏報後,也沒什麼好說的。
讓對方再探再報,與此同時,準備好大軍,接下來準備收複甘肅、青海吧。
大概的範圍,應該差不多就是這個範圍。
第二年。
在經過了一番準備過後。
便由章楶帶隊。
對青唐吐蕃發起了進攻。
由於存在著帶路黨的緣故,再加上其國內本身就不穩,因此,宋軍也是很快便攻破各個城池。
僅僅隻用了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便把青唐城給占領了,而且還順手平定了那些支持阿裡骨的部落,使他們臣服。
這麼一弄……
這青唐吐蕃雖說還沒有被宋軍給全境占領,也隻能說是回天乏力。
剩下的,也就是檄定天下,然後商議後麵該怎麼治理青唐地區的問題了。
為了青唐地區以後的和平穩定。
趙昕可以讓他們管行政,但是要說這兵權,自然是不可能再給他們了。
將士兵能遣散的,都遣散。
至於這剩下的,則留下來由大宋所派出的官員去進行接管。
基本上是由受到過黎元軍的愛國主義教育的軍中的軍官去進行接管。
而且……
往往還會再配一個監察。
不過有一說一!
即便是如此,趙昕感覺,也就是那樣吧。
能保持相對的廉潔清明,就已經是不錯了。
……
打下了青唐吐蕃後。
接下來……
這青藏高原……
趙昕也是問了問其他人,這青藏高原,目前上麵到底是什麼情況。
然後從一些人的口中便得知,現在青藏高原的情況很複雜。
反正……
亂得很,他們如今正各自混戰,正自顧不暇呢。
趙昕聽到這話,也不去管了,畢竟,難道你還想上去勸架,讓人停止戰爭不成?
所以還是把目光放回到西域這邊來吧。
隻可惜,攻打西域,並不會給趙昕帶來多大的好處。
除非是跑過去種地、屯田,移民,並且今後要在那立國。
然而問題是……
那麼遠的地方,誰又願意去呢?這願意去的人,大概也就隻有像趙昕這樣的,心中一定是有著某種執念的。
而且與其去西域,不如直接從海路過去占領阿拉伯地區。
到時候,自己的子孫後代,就不用為沒有石油而發愁了。
黎元二十一年。
趙昕來到了四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