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
皇宮,後花園中。
花園裡一片鳥語花香,而趙昕,則是跟趙哲交代著等他離開以後,趙哲必須要記住的一些治國的要點。
“我離開後,你就可能沒有辦法再從我這獲得任何的治國的良言了。”
“其實……治國很簡單。”
“無非就兩條。”
“第一,是軍事,第二,是經濟。”
“軍事,就是要看軍隊在誰的手中,你自己捫心自問,這軍隊,你真的能掌控得住?”
“他們是不是都聽你的?你在軍中,有沒有忠於你的人?”
“而經濟,就是要看清楚整個國家的財富的流動。”
“而且……要在適當的時機,去調整這種流動。”
“最好是能把財富的控製權都控製在你自己的手中。”
“而不是控製在極少數官員、或者是富商的手裡。”
“並且最好是,你自己就是那個最有錢的人。”
趙哲聽了趙昕的話,也是道:“爹爹真的要去東南亞?”
趙昕也是道:“終有一天,我會老去,而你,將被加冕為皇帝,這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而且你的那些兄弟,雖說生活起居可能不如你,但他們也早早就享受到了獨霸一方,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如今已經三十多了,我再不走,難道要等到你四五十歲,甚至是六七十歲,再把皇位傳給你麼?”
“我走後,你就是大宋官家。”
“隻希望,將來我們不會重蹈當年春秋戰國,那誰,趙武靈王的覆轍吧。”
“說起來……這趙武靈王也是一位不得了的君主。如果沒有他的胡服騎射,相信,漢人騎馬的風俗,還得再往後推遲數十,甚至是上百年。”
這趙武靈王的故事,趙哲當然也聽了。
因此也是道:“兒臣看,還是不要了吧?兒臣就當太子就挺好,爹爹你不必把皇位讓給我。”
趙昕也是摟著對方的肩膀道:“這可是你自己說的,果然是爹爹的好大兒!”
“其實……你爹爹我也不願意。”
趙哲;“……”
隻見趙昕解釋道:“主要是那麼遠的地方,沒有中原的人力、物力支持,是絕對不行的。”
“而且如果真的以白身的身份出去,很多東西就不好弄了。”
“甚至,將來我若打下一片土地,那以後這土地算不算是大宋的?”
“要怎樣,才能讓它屬於大宋?”
“最好是能使得居住在當地的人,也能認同,自己其實也是大宋的一員?”
“這些都是必須要去考慮的問題。”
“總之……我離開後,你便以太子的身份,行官家之事。”
“你爹爹我,能不麻煩你的事,就不會麻煩你。”
趙哲也是連忙惶恐道:“爹爹,我倆是父子,何談麻煩。”
……
跟太子說完了以後,緊接著……
趙昕又找皇後說。
“前方路途遙遠,你還是彆去了吧。”
陳圓圓也是問道:“官家你不回來了?”
趙昕便道:“也不是說完全不回來,而是,確實,能不回來,就不回來。”
陳圓圓也是道:“那……以後豈不是都不能相見?”
趙昕:“我讓人給我畫一副肖像,你想我了,就拿出來看。”
陳圓圓:“非去不可?”
趙昕便道:“我不想錯失這一次的機會。這將關乎漢人千百年以後的利益。明明有個機會就擺在眼前,我不想後人歎息,怎麼當初大宋國力那麼強的時候,卻沒有那麼去做。到時候……我讓你給你很多很多的金銀首飾,還有香料。”
陳圓圓無言以對。
也懶得說他了。
跟其他的四個小妾說了說,四人也都習慣了。
官家就這種人,你又能有什麼辦法。
等一切都說好了以後,趙昕接下來便是直接先南下。
然後去往泉州。
招募東南一帶的窮苦人家的子弟。
隻能說……
這一次的情況比較地複雜。
趙昕需要他們在當地定居下來,因此,可能不見得有幾個人願意加入。
當然!
畢竟是大宋官家的名號在那裡擺著。
這來的人還是很多的。
隻是……
能夠留存下來的,可能十不存一。
經過了趙昕一番大範圍的篩選,最終……
勉勉強強地湊了一個三千人,跟預想中的五千人,還是少了兩千人。
不過……
也夠用了!
兵貴精,不貴多。
三千人,直接發上一年的俸祿,一共十五萬貫,接下來,便是訓練,學習作戰技巧,還有灌輸思想。
黎元軍這邊……
也有老將跟著一起來了。
都六七十歲了,還想跟著他再次出來打天下,真是不容易。
不過也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已經是脫離了低級趣味。
趙昕把日常的訓練都交給他們。
當然!
趙昕自己也沒有閒著。
他得協調好各種物資。
由於人數少了兩千人,後麵,這戰船也是縮減到了三十艘。
另外,再加兩艘蒸汽風帆戰艦。
意思就是……
既可以使用蒸汽作為動力,也可以使用風帆作為動力。
平時行程不怎麼著急的時候,就用風帆,遇到敵人,或者是要趕路的時候,再用蒸汽。
第二年,也就是黎元二十三年的秋天。
兩艘蒸汽風帆戰艦便駛達了泉州港。
趙昕登上去,驗了驗貨。
而且還用它們到了一趟琉球。
琉球這邊沿海的百姓在看到後,一個個都驚呆了。
趙昕上岸,見了見黃庭堅。
而黃庭堅自然也沒想到,趙昕會出現在這裡。
“官家!你這怎麼來了?”
驚訝得對方合不攏嘴。
趙昕看著滿目豐收的景象,也是回道:“這些都是愛卿的功勞啊!”
不過從對方驚訝的目光中,趙昕也是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
這琉球還是消息太過於閉塞了。
為了更好地掌控這一塊海外之地,趙昕覺得,以後還是很有必要在這裡設置一艘經常往來的船隻或者是航班。
如此,才能讓這地方更好地聽到朝廷的聲音。
有一說一。
以古代的技術水平,要想統治這麼大的地方,還是有點困難。
對琉球視察了一番,此時的琉球,人丁也還算是比較地興旺。
畢竟,此時住在這裡的,也有至少二三十萬人了。
也就隨便看看吧!
雖說琉球已經開發起來了,但是跟中原比,這商業還是差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