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五十七年。
此時的大宋。
鐵路最西已經修到了鳳翔府,最北,也已經是修到了遼東以北。
隨著這兩條大動脈被修建好了後,像是一些支線,也正在陸陸續續地完善著。
鐵路所帶來的運輸優勢,無疑是巨大的。
比如說如今要是西邊發生了戰事,從開封調兵、調糧到鳳翔府,如今最快三五日的時間,便可以把成千上萬的士兵,以及幾百萬斤的糧食立刻調往前線。
這速度甚至不比驛站的緊急公文傳遞來得慢。
而且,接下來不管是賑災,還是征收當地的賦稅運至幽州,也都變得輕鬆了許多。
期間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及路上糧食的減損,都可謂是降到了極低。
在鐵路是如此完善的同時。
在大宋的東邊沿海。
成千上萬的富人、窮人,也是把錢,還有人力,都投入到了造船,以及出海當中。
當有人從海外賺取到了第一桶金以後,這剩下的人,自然也是毫不猶豫地,也想要分一杯羹。
都這麼多年過去了。
海上到底安不安全,能不能獲得巨大的利益,都已經是得到了驗證。
尤其是像三佛齊這種,彆的不多,就黃金、香料多。
而自己又不怎麼生產瓷器,絲綢,還有鐵器的。
雙方便可以各取所需。
像廣州,這鐵器的生產、貿易,就正逐步蓬勃地發展。
當然也有一些宋朝的商人,盯上了糧食貿易。
畢竟人沒了其他都可以,但是沒有吃的,則絕對不行。
而想要進行糧食貿易,就必須要擁有更大的船,這回報才會高。
於是……
民間也是開始把船造得越來越大。
碼頭、港口處。
不少市民,都喜歡湊熱鬨,看誰家的船造得更大更結實。
雖說糧食貿易的回報率遠遠不如香料貿易。
但是……
在香料被官府大部分壟斷了的情況下,這運糧食,也能賺一點錢。
尤其是把糧食賣到北方去。
賣給高麗人。
這一年。
高麗這邊,趙衡也被這日益增長的人口,以及越發減少的糧食,給困擾到。
為了更好地發展高麗。
他不得不組織人下海經商。
書信,也派人送到了趙昕的手上。
因為他爹爹最擅長弄這個了。
趙昕給他的答複則是……
高麗發展潛力有限,小宋島目前還沒有人去,大宋,也缺乏那個餘力去開發,你跟你兄長談一談,看看能不能把小宋島歸入到高麗的名下吧。
然後趙衡便派人去找了趙哲。
趙哲也不差那麼一個島。
關鍵還是一個完全沒被開發過的島嶼。
因此……
趙衡也是得到了小宋島。從這一年開始,往島上駐紮軍隊,移居百姓。
而相比起趙衡的拮據,在日本的趙熙,卻一點都不需要土地而發愁。
隻不過……
這不發愁是不發愁了,但日本物資缺乏,遠遠無法與大宋比,這也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倒是使得趙熙不得不把那些銀礦都挖了出來。
大量的銀子,被用於與大宋的貿易。
商人們,隻能說也願意去做交換。
雖說現在大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用上了紙鈔,好像銀器並不是那麼地值錢了。
可說到底,這銀也是一種商品,也還是有用的。
拿來給女人、小孩做首飾,做酒壺什麼的,反正就是一眼就讓人覺得高大上檔次。
另外……
如今的日本關東地區,也逐步被開發了起來。
聽聞自己爹爹已經打到了印度去。
趙熙也感覺,自己是不是許久都沒跟自己爹爹聯係了?
完了……
便把最近一些困擾在他頭上的事情,都寫信告知趙昕。
這大兒子不成器,二兒子,倒是頗有自己的風範,這怎麼搞?
趙昕回複的是:自己去翻史書。
到了這年……
趙昕的一些妻妾,也陸陸續續地,就生病去世。
隻可惜……
趙昕走不了。
這一個個的,都算是高壽。
當得知自己有一個妃子病逝了以後。
趙昕也不得不感慨,大宋的黃金發展期,或許就要慢慢地終結了。
當然!
到底是繼續走向繁盛,還是走向衰弱,這還是要看這後世之君,到底都是一些什麼樣的水平。
然後交趾這邊……
緊接著,便向大宋太子趙哲,報告了自己國君駕崩的消息。
讓人沒想到的是,最快駕崩的,竟然是自己的庶長子。
真臘這邊一聽說趙宏去世後,立馬便有人開始反叛。
要知道真臘也是一個擁有著數百萬人口的國家。
至於你說隔壁的蒲甘王朝怎麼看……
蒲甘王朝現在也在大力地發展航海,到底是真的為了經商,還是為了攻打三佛齊,又或者是朱羅,那就不好說了。
趙昕這一年,便收到了奏報。
蒲甘王朝如今已經換了一位皇帝,名叫阿隆悉都,這位年輕的皇帝,顯然並不太願意再給三佛齊納貢了。
這也使得,趙昕不得不去信給對方。
要求對方撤銷他們的海軍。
阿隆悉都是蒲甘王朝孟人出身,他的母親,是孟人的公主。
而此前,趙昕又血洗了孟人的老家,他當然有理由為自己的族人報仇。
看到了趙昕的信後,阿隆悉都直接把趙昕的使臣給殺了。
完了,接下來直接帶兵,襲擊三佛齊的港口。
黎元五十七年冬末。
年輕的阿隆悉都便是帶著二百餘艘戰船、以及商船,帶了三萬餘士兵,去攻擊三佛齊。
趙昕這邊由於太遠了,一時間,倒也難以顧及。
不過好在……
三佛齊這邊的作戰能力還是不弱的。
當趙昕看到了三佛齊這邊的信件的時候,三佛齊跟蒲甘王朝的戰鬥已經落下了帷幕。
隻見蒲甘王朝三萬餘士兵,連三佛齊的一個港口棱堡,都攻不下。
蒲甘王朝有部分的士兵,通過小船,倒是確實登陸到了岸上。
隻不過……
這些人剛剛上岸不多久,就又被三佛齊的士兵給推入了河裡。
隻能說……
三佛齊有一定的財物上的損失,但總體而言,還可以接受。
然而蒲甘王朝都這樣了。
三佛齊接下來自然也不能慣著。
老四給趙昕寫了信,要麼皇祖父你去,要麼他去。
趙昕則是安排了朱羅這邊的人去。
與此同時……
看看能不能從大宋的大理出兵。
因為從南到北,太遠了。
如果是南北夾擊的話,說不定會好一點。
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