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鄉親們驚歎,“天啊!又是案首啊!我聽說咱們縣的秀才前十名都叫稟生,可以每個月到衙門領取米糧呢,算是吃上朝廷飯的人了,秀才案首估計領得更多……”
“周大郎從小就會讀書,童生是案首,現在秀才又是案首,厲害啊!”
“王氏要跟著他享大福了,我們家幾個小子以前與周大郎一同去上學的,個個都讀不進去書,回家來,就周大郎一個人在讀,考上了秀才……”
“老周家的門楣好啊!”
……
王氏將淩亂的頭發,一一捋攏。
順在了耳朵後麵。
然後,施施然站了出來。
“官爺辛苦了,跑這麼遠,給我兒子大郎送喜,幸虧你們來得早,再遲一會兒,我們就不在這老周家了,怕是接不到這喜報了。”
鄉親們一聽,這是啥意思?
怎麼就不在老周家了?
周老漢臉色漲紅,王氏這是想打他們老周家的臉了。
裡正老叔疑問,“怎麼回事?你們要去哪裡?”
周啟南站在人群裡,如往常一樣,小小年紀,從容不迫,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仿佛不能觸動他心弦一般。
但此時,他的嘴角也是不由自主地上揚,有幾分嘲諷的意味。
王氏就等著有人問出這句話了,
“我在老周家犯了一點錯處,家裡的長輩就逼當家的把我休了,讓我回娘家,我三個兒子還小,不能沒有我,隻能跟我一起淨身出戶了……現在好了,我們家大郎出息了,案首應該每個月能領到米糧,我們娘幾個不會餓死了。”
說著,可憐巴巴的,拿手指往眼睛上抹出了一絲淚水。
鄉親們聽了,齊齊震驚。
“啥?休了?你給老周家生了一個秀才案首兒子,犯再大的錯處,也不能被休啊!”
“可不是,要是我家媳婦給我們家生個秀才案首兒子,就算她整天好吃懶做,我也把她給供著……”
“以後可有老周家後悔的時候,看吧,秀才案首都不要……”
“老周啊,你們這次糊塗啊,這是祖墳冒多少青煙才能出一個秀才案首,可惜了……”
……
周婆子憋了一肚子的話,想辯解,又知道周老漢的性格,家醜不可外揚,隻能強忍住。
王氏走到兩位差官的麵前,“勞煩大人把喜報給我吧,我兒子周啟南就在這裡。”
兩個差官此時一臉蒙圈,其中一個道“什麼周啟南?你們在說什麼呢?我們是來給周琅送喜報的!”
另一個皺眉道,“周啟南?也有點印象,好像是這次秀才前十名之內,不歸我們送,理應有彆的人會來送,你們可以稍微先等等……”
這下,好家夥!
全場一靜!
所有人都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包括周老漢夫妻兩人。
王氏也是漲紅了臉,她不由自主地就提高了聲音。
“不是,官老爺,你們是不是搞錯了?怎麼會是周琅?他今年春上才考得童生,按說要等三年之後再考的,隻有我兒子周啟南才是今年考的……”
桃花村出了兩個童生案首,所以,都是知道一點科舉規則的。
兩位差官有些不喜王氏這說話,唾沫星子都噴到他們臉上來的方式。
後退一步,拿出了喜報。
上麵寫著就是周琅兩個大字。
一個解釋道,“周琅確實是今年上半年的童生案首,但是他得翰林院貴人賞識,特意推薦破格參加今年的秋闈,我們送喜報的人,還能送錯?”
王氏如遭晴天霹靂。
人群裡的周啟南,極力保持著穩定,表麵上暫時看不出多大的波動,但是內心,猶如挨了當頭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