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淳樸,之前都是互相幫忙的,不興收錢的。
但是老周家的田地多,都快趕上地主了,性質不一樣了,不收的人工,他們還不要,寧願請外村的人過來幫忙。
這下,村裡人才收下了工錢。
老周家還舍得供飯菜,每頓大魚大肉的好招待,好多人排隊過來幫忙乾活,說不要工錢,就衝這三頓飽飯就可以了。
平時一天隻吃兩頓,農忙季節是力氣活,都改吃三頓。
還是頓頓有肉。
主要力氣活都是周琅他們男人乾的,女人家就是做飯送水的。
林十七拍了不少的古老農村的秋收小視頻,都是古老的農具,在山野鄉村裡勞作。
非常有意境。
秋收完了之後,周老二帶著能下地走路的阮氏,又到周婆子麵前,痛哭流涕說認錯了,希望能留下來。
從今以後,好好地撫養兩個女兒,再也不會想生兒子的事情了。
阮氏吃過了大虧,身體算是敗壞透了,以後想生育是不可能的了。
再落得一身病。
周婆子與周老漢商量了一下,又把林十七找去,問了她們倆的意見。
最後,還是勉強同意了。
給他們一個最後表現的機會。
周老二夫妻感恩不已。
秋收完一天,周老二夜半拿著刀,出門去了趟老王家,把王家的王老三砍了好幾刀。
王家人屁都沒有敢放一個的。
於是,這事兒就這麼算是放下了。
阮氏的名聲反正臭了,她整天連門都不敢出了,以前,還去豆腐坊裡上工,現在身子骨壞了,上不了工,每天躲在舊宅那邊,默默洗衣做飯,也不敢再問周婆子要半個子了。
農忙的那幾天,老周家的豆腐坊停工歇業。
農忙後,繼續開工。
這天,周琅收到了一封邀請信。
是大原書院裡發來的。
大原學院是整個湖西郡都比較有名氣的書院了,又稱才子書院。
裡麵曾經出過狀元郎。
好多人想上大原書院,都不收。
竟然給周琅發了邀請函。
邀請周琅去大原書院裡讀書,免收一切學費雜費,還包夥食吃住。
兩小夫妻一合計。
這大原學院得去,後麵科舉考試越來越難,過關斬將,不可能像秀才這麼容易了,還是得去再進修學習一下。
多認識一些,多見識一些也總比呆在小山村裡強。
總是要走出去的。
第一步先進城。
然後,把豆腐坊也帶去,天天在鄉下做豆腐坊,每天要送,十分麻煩。
不如,搬去了縣城,大原也有徐氏商行的分鋪子,讓他們自己去取。
於是,他們倆人去找周婆子商量。
剛好周老漢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