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心悅喝了自己杯子裡的酒。阮筱雲也跟著喝了。其餘眾人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反正就是喝酒嘛!大家都舉杯喊了一句“乾杯!”紛紛乾了杯子裡的酒。
喝了酒,心悅就跟阮筱雲躲到了一旁的休息區。心悅湊到阮筱雲麵前,還沒等她開口問,阮筱雲就說起了她跟何近賢第一次見麵的事。
“那時候,我剛失去親人,差點被人騙去賣掉,也分辨不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所以人人都防備著。”
心悅不知道到阮筱雲竟然會跟她講這麼隱秘的事情。原本不想打探更多,奈何阮筱雲要說,她也沒有阻止。
“好不容易在一家胭脂水粉店做了小徒。一天我陪店裡的師父出門采買的時候遇上了小偷。何部長剛好路過看到那個小偷在偷師父的錢,他便從小偷手上搶回錢袋,還將錢袋還給了師父,可是那個小偷反咬他一口,說何部長是小偷,被他看見了,他才還錢給師父。我和師父看他穿得破破爛爛的樣子,就信了那小偷的話……”
何近賢沒想到都過去好幾年了,竟然在重慶見到阮筱雲。她那時不過十五六歲,卻有著比一般鄉下姑娘的敏銳和觀察力。但一個胭脂水粉店的小工,怎麼會出現在重慶還參加楊家的宴會?這些年,她都經曆了什麼?
何近賢向楊榮禮打聽,總算知道了點阮筱雲的近況。
“這麼說來,她是跟唐編輯一起來重慶創業的?”何近賢沒想到,她竟然還在上海待過兩年。“那他們……”
何近賢想問問阮筱雲跟唐仲坤是什麼關係,但是又覺得場合不對。
“他們什麼時候來的重慶?”他換了話題。
楊榮禮思忖:“來了大半年了。”
何近賢點頭。
“嗯,我知道了。”
楊榮禮也好奇這兩人怎麼會認識。而且,按剛才的推測,他們已經好幾年沒見過了,這樣何二哥還能一眼認出阮筱雲來,那說明他們的淵源並不淺。
這樣一來,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工作。
這邊,薑彥珍看著心悅滿場應酬,更加覺得自己的好姐妹能力超群,反觀自己,一心隻知道讀書,不知道怎麼應對這樣的場合。這裡她認識的人不多,見香草回來,便拉著她討要點心的方子,想要自己做了給哥哥和心悅、榮禮他們吃。
“彥珍小姐,您喜歡這白糕,下回來,我多做一些您帶回去。至於做法,我先大致講一講,您想學,我也可以教您。”
薑彥珍點頭,“嗯,你說。我聽著呢!”
“首先呢,得挑選上等的大米。將選好的大米洗淨,再浸泡一段時間,待大米吸飽了水分,變得更加飽滿後,把它放入石磨中研磨成米粉。這一步可是關鍵,米粉的粗細程度直接影響著白糕的口感。
接著,準備好白糖、桂花糖和豬油。白糖要選顆粒均勻的,桂花糖需是甜而不膩的。豬油則要色澤潔白,沒有異味。把適量的白糖、桂花糖和豬油放在一起,用小火慢慢加熱,讓它們融合形成糖漿。
然後,把米粉倒入一個大盆中,加入適量的水,慢慢攪拌均勻。這水的用量可得把握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白糕會變得過於軟爛;太少了,白糕又會太乾硬。攪拌好的麵糊要呈現出一種細膩、光滑的狀態。
接著,把融合好的糖漿慢慢倒入麵糊中,繼續攪拌均勻。讓糖漿的味道充分融入到米粉中。還可以加入一些桂花,增添白糕的香氣。
準備好蒸籠,在蒸籠裡鋪上一層濕布,防止白糕粘連。然後,把調好的麵糊倒入蒸籠中,用小火慢慢蒸熟。在蒸的過程中,可得時刻留意著火候。火不能太大,太大了白糕容易表麵開裂,內部還沒熟透;火也不能太小,太小了白糕蒸不熟,口感也不好。要保持著溫和的火候,讓白糕慢慢地熟透。
待蒸籠中飄出陣陣香氣,白糕就蒸好了。”
薑彥珍邊聽邊點頭,聽完之後,她覺得還是常來心悅家蹭吃蹭喝好了。沒想到,一塊小白糕,竟然有這麼多講究,怪不得那麼好吃。
“香草,你好厲害,是跟誰學的呢?”薑彥珍由衷誇讚。
“楊家老宅有兩位做糕點特彆厲害的廚娘,我是跟她們學的。”
薑彥珍感慨:“心悅真是幸福,有你在她身邊,天天給她做好吃的。怪不得你不在的這些天,她天天念叨你。”
“我會的也不多。彥珍小姐想學的話,有個簡單易上手的,我倒是可以教您。”
薑彥珍來了興趣,“好啊好啊,你快說。”
“我們那兒,有個小吃叫葉兒粑。是用糯米團裹好內餡後放在葉片上旺火蒸製而成。不沾盤、不沾筷、不沾牙。內餡有甜、鹹兩種口味,甜口以白糖、桔紅、玫瑰糖、芝麻等為原料,鹹餡以鮮豬肉、冬筍、香蔥等為原料,入口香糯柔軟,帶有葉子的清香滋潤。”
“哇,你說得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我就學這個,你一定要教我!”薑彥珍一臉崇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