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橋,自1911年誕生起,就成為了連接港島和京海的主要通道。
在新華夏成立後,這裡也成為了大陸聯通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1955年,錢學森一手領著兒子,一手提著一把吉他,從羅湖橋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那個年代,克服艱辛返回家鄉建設祖國的海外赤子,在羅湖橋頭第一次見到五星紅旗,都會熱淚盈眶。
時至如今的1985年,剛剛建成的羅湖口岸聯檢大樓開始使用,葉東升從嶄新的雙層通道橋走出,大口呼吸著祖國的新鮮空氣,真香啊!
一個月前他們還是偷渡去的港島,現在回到大陸已經大變身份,成了港島人!
“升哥,一共花了1小時43分鐘。”阿華看著手表說道。
這次葉東升帶著幾人來到大陸,一則是建立京海分公司,也即京海的東風快遞,二則是體驗一遍過關的流程。
過關入境的手續十分繁瑣,要先領申請卡,由工作人員進行人證對照核準,然後在回鄉證上蓋章,再將填好的申請卡和回鄉證交給驗證台,驗證通過後接受查驗,通過了還要再接受海關對攜帶物品的抽查和檢驗,所有流程都通過,才能夠過關。
現在的1小時43分鐘葉東升並不奇怪,放在聯檢大樓還未蓋好的去年,這個時間還要再翻倍。彼時常常會出現“打蛇餅”的情況,就是通關擁堵,不得不以蛇形盤繞式的排隊方式維持口岸通關秩序。
如今新蓋成的聯檢大樓大大加快了效率。改革開放的春風就是好啊!
葉東升想了想道:“排隊花了接近1個小時,也就是說隻走流程的話,大概40分鐘就能搞定。”
手續的流程沒辦法省,但是排隊可以想辦法解決,這樣的話整個時間又能縮短不少。他的東風快遞主打的就是一個高效和迅速,所以要想儘辦法去縮短整個過程的時間。
“升哥!”
葉東升扭頭看著王建軍有點迫不及待的樣子,笑著道:“走吧,我們先去找建國!”
當初他和王建軍、小富三人偷渡,而把王建國先留在了京海,現在回到大陸,王建軍這個弟控就忍不住了
聯檢大樓外,各類人群集聚在此。
除了賣吃的喝的這些傳統小商小販,還有些很有時代特色的,比如擺一張椅子,上麵放了一部電話,掛著“5塊/分鐘”的牌子,正應了流傳的“一部電話機,一天幾千塊”的生意經。
有舉著牌子的正焦急等待著親人歸來,也有不少人直接扔下大包小包和愛人擁抱著放聲痛哭,甚至還有好幾個扛著一台舊電視興奮從葉東升身邊走過,真可謂眾生百態。
阿華看著大家都是把行李往自行車上一捆,便有說有笑離去,不禁撓了撓頭:“升哥,大陸現在不會還沒有的士吧?”
他話音剛落,旁邊就竄出來一個瘦弱青年,一臉討好笑容:
“幾位老板,你們要乘坐的士嗎?請跟我來!”
幾人對視一眼,都跟著他往外走。
“這門口攤販太多,不好停車。”
瘦弱青年一邊走還一邊介紹著:“咱們京海去年剛開通了第一批的士,起步價6塊,每公裡2塊錢,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老百姓平時都是騎自行車或者坐公交。”
走出幾十米後,便看到前方路上停著約莫十來輛紅色出租車,見到有客人被引過來,等客的司機也都是紛紛熱情地圍了過來。
“幾位先生好,你們要去哪裡?”
“老板,坐我的車吧!我的是新車,乾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