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鬥對於武興軍來說並不能算是一場埋伏,準確的來說,應該算是一次突襲。
依仗騎兵的速度,在準確情報的加持下,突然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時間,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本身就是騎兵的作戰方式之一。
當然,既然選擇的突襲,肯定就會有孤注一擲的心態在其中。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不過還好的是,二十多裡對於騎兵來說依舊是相對較短的兵力投射範圍,所以天色還沒有徹底黑下之前,金軍的前鋒就已經開始與忠義軍接戰。
這其中也有徒單章有意控製速度,節省馬力的原因。
而選在即將天黑的時間,更是因為他對於麾下甲騎的戰力、對麾下軍官的能力有著極端的自信。
黑夜是公平的,卻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在指揮係統被極大削弱的情況下,任何人的膽怯都會被無限放大,從而引發連鎖反應。
我這百戰精銳敢在孤立無援,四麵接敵的情況下奮勇廝殺,你這半匪半兵的士卒也敢嗎?
而且在這個時間點,按照徒單章的計算,忠義軍的營寨應該是剛剛起營,卻尚未完工,正好處在防禦最為薄弱的時候,正好能一舉衝破。
“報!”有探騎飛馳而來:“將軍!俺家完顏謀克與賊軍交戰,賊軍沒有立營壘,也沒有挖壕溝,隻用輜重大車圍了一圈!”
“好!”徒單章大喜過望,對身側之人說道:“朱三你真的是妙計,竟然如此輕鬆就能吞下五百馬軍!當記功!”
朱天壽滿頭大汗,似乎要客套兩句,卻見徒單章沒有再搭理他,而是徑直吩咐探騎:“你回去,告訴完顏牟貴,讓他不要強攻,繞過營壘,斷賊軍後路,若賊軍要逃,他就得一路追殺。
不要怕兵力不足,俺讓納合庚和把古良孫去助他!”
探騎在馬上拱手,口稱得令,拍馬而去了。
徒單章帶著他那繪著海東青的猛安大旗複又行進了不過百步,又有探騎來報。
“將軍,已經探查清楚了,大約五六百匹牛馬,都在那大車圍攏之中!”探騎喘著粗氣,拱手後,指了指側前方的一處小丘:“俺們幾人剛從那小山上下來,那裡有賊軍的斥候,俺們剛上去就是一場廝殺,雖沒能占領山頭,卻也大略看了一眼賊軍軍陣!”
徒單章微微點頭。
這道符合他對忠義軍的戰力推測,有點能耐,比一般民軍匪軍要強,各種製度也還算周全,但絕對比不上如武興軍平均水平。
更彆說徒單章這第一將率領的第一猛安了。
金國以騎兵立國,所以每支大軍中的核心武士都是披甲騎兵,但哪怕以完顏亮刮地皮的水準,也不可能養得起幾十萬甲騎。
以武興軍為例子,作為金國三十二軍中中等偏上的戰力,它是按著金國開國時的猛安謀克製來編製的,一個行軍萬戶帶領十個猛安,每個猛安又有十個謀克,一個謀克一百戰兵。
但這是理論上的。
實際操作起來,武興軍的每個猛安平均隻有四五個騎兵謀克,其他的全是漢兒步卒。
少數靠後的猛安,甚至隻有三四個騎兵謀克,其中還有一大部分還是隻有一身鐵裲襠的輕騎。
而作為開路先鋒的徒單章卻不一樣,他所率的猛安是絕對的全軍精銳,十個謀克全是精銳甲騎,能打能衝能跑,平日裡開路先鋒是他,啃硬骨頭是他,撤軍時斷後還是他。
第一猛安殺人最多,待遇最好,打仗最猛。
當然,這種兵力配置,並不是蒙恬鎮國特立獨行,而是完顏亮時代金軍的慣例。
就比如當今金國兵部尚書完顏元宜,他還有一重身份是威勝軍都統製,那一軍的第一猛安就是如此編製的,而第一將則是完顏元宜的親兒子完顏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