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忠義軍取得大勝的時候,距戰場近三百裡東北方的陳家島,金國水軍駐地處,有一場軍議正在召開。
首座之人是個中年文士,他手捧書卷,正在一盞油燈下細細翻看,不時皺起眉頭或者眯起眼睛,似乎正在思考什麼。
此人正是金國當朝工部尚書,浙東道水軍都統製,蘇保衡。
文武諸將魚貫而入,見到這副場景卻是紛紛放慢了腳步,甚至有兩名披甲的大將伸手摁住了甲胄,生怕發出聲音影響。
這幾人在為首大將的指引下,先是紛紛向坐在首位的蘇保衡見禮,複又分列兩側,坐在案幾之後。
蘇保衡放下書卷,並拿起毛筆在其上標注數下,方才說道:“既然都來了,就不要浪費時間了,鄭家,你來說說如今情況。”
“遵令!”
左首第一位的披甲大漢聞言站起,先是向著蘇保衡拱手,隨即又是團團拱手,可謂將禮數做到了最周全。
此人正是金國水軍的二號人物,益都府尹,浙東道水軍副統製,宗室大將完顏鄭家。
這裡多說一句,能體現完顏鄭家位高權重的並不是水軍副都統的官職,而是益都府尹。
金國共有三個招討司,三個統軍司,皆是金國得以控製天下的戰略支點,其中山東統軍司就設立在益都府。由此,足以見益都府尹之貴。
如果這麼說還不明顯的話,上一個益都府尹的名字喚作完顏奔睹。
這廝可是被完顏阿骨打許諾前程的‘金牌郎君’!當今的齊國公!
而如此位高權重之人在此作態,其餘人也是見怪不怪,紛紛回禮。
“最近收到軍情,是兩天前發出來的。”完顏鄭家扶著刀大聲說道:“武興軍忍不住,已經跟忠義賊打起來了,蒙恬鎮國那廝,說是有極大把握獲勝,能在九月十日之前奪回臨沂。哼,俺看著卻未必!”
“哈哈。”右首第一人大笑出聲:“確實,非是俺們小瞧蒙恬鎮國,但此時勇力有餘,智謀不足,跟著大軍當矛頭戰場廝殺也就罷了。鎮壓盜匪起事,還是要剿撫並用,與地方配合。這種小米粒上雕牡丹的功夫,這廝絕對乾不了!”
說話之人須發花白,滿臉溝壑,卻是滿麵紅光,聲音洪亮,不似年紀已老,身形竟然比年歲要小許多的完顏鄭家還大。
此人正是武成軍總管、濬州防禦使、行都水監徐文徐彥武。
且說,徐文的一生堪稱傳奇,屬於當不了主角,卻是在各場大戲中都有出場的重要人物。
他是在靖康年間,京東兩路……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兩路所崛起的豪傑人物,其人為密州人士,初為密州板橋左十將。後為禦營忠銳第八將,駐於明州。
在紹興三年,徐文以戰船六十艘降於偽齊,官至海道總管。齊廢,為金南京步軍都虞候、權馬步軍都指揮使。
而他曾經的直屬上級則更加有名,正是偽齊大將李成。
也就是經常被嶽飛暴打的那個李成。
說來也慘,李成也算得上個英雄豪傑,甚至擊敗過韓世忠,卻說死也打不過嶽飛。
作為嶽家軍初期的經驗包,李成所部不止為嶽家軍提供了許多戰馬,更是為嶽飛提供了許多精兵悍將。徐文作為李成的親信部下,自然也挨了好多次打。
但挨了這麼多次打,徐文依舊還活著,也足以說明此人水平不一般了。
當然,這都是過去時了,當從靖康崛起的豪傑漸漸凋零之後,類似徐文這種活得比較長之人也挑起了大梁,成為了天下頂尖的那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