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水軍統製李道竟然是等都不想等,一刻不停的主動向金國水軍發動了進攻。
麵對此情此景,劉淮也隻能失笑。
那句被魏勝與陸遊說了好幾次的話再次回響到了耳邊。
大宋是有豪傑的!
辛棄疾同樣失笑以對:“這場景應該讓陸先生與何三爺來看看,說不得陸先生的腰杆子還能直一些,何三爺說話也能客氣一些。”
劉淮想到陸遊與何伯求這二人針鋒相對的模樣,不由得也是搖頭失笑。
淮西軍中現在隻有幾十艘小舢板,巢湖水軍殘部雖有人手,卻在盛新陣亡的情況下不可能迅速組織起來參戰,因此劉淮也隻能作壁上觀。
就在劉淮望著自西南大江上遊順流而下的洞庭湖水軍時,洞庭湖水軍副統製王懷也在望著江心洲。
待能眺望到宋字大旗之後,王懷方才長長舒了一口氣,回身望著舵樓上的高大身影高聲喊道:“大哥,淮西軍那幫廢物倒不是一廢到底,把江心洲保住了!”
旗艦舵樓上,抬頭望著自家旗幟的雄壯將領好似方才回過神來,低下頭來笑了一聲,複又憤憤道:“那也是一幫廢物。兩淮水網密布,堅城遍地,竟然還能敗成這個程度。如今還得讓我李道來給他們擦屁股,年年供給他們的粟米算是都扔大江裡了!”
李道的憤怒理所應當。
南北朝對峙,一般分為三大戰區,蜀地、荊襄、兩淮,這三個戰區雖然可以沿著長江互相支援,但每個戰區的軍事力量都是固定的,尤其是如洞庭湖水軍這般的技術兵種,支援彆處,就代表著原本鎮守的方向會出現缺口。
事實上,洞庭湖水軍原本是要北上襄樊,以水軍遮住荊襄門戶的。
金國主力水軍都在兩淮,進攻荊襄的水軍都是地方上的雜牌部隊,隻要洞庭湖水軍能開入漢水,荊襄就能萬無一失。
但兩淮被打穿的後果就是江南直接處於金國的兵鋒之下,趙構哪裡還顧得上什麼天下大局,一日三封急令,命屯駐荊襄的大軍速速來援,不得有誤。
也因此,作為先鋒的洞庭湖水軍隻能放棄了進駐襄陽府,反而要沿著大江,順流而下,來到采石參戰。
雖然在曆史上也是這般,以至於在襄陽府茨湖之戰時,吳拱也隻能派出一夥子雜牌水軍來對抗金國的雜牌水軍,打得異常艱難,卻終究是宋軍獲得大勝。
然而如今,仆散忠義的戰力被加強了何止數倍,在洞庭湖水軍依舊南下的情況下,襄樊的戰局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真的是誰都說不準了。
將襄樊與兩淮之間的戰略位置在心中盤算一圈之後,李道複又抬頭看了自家大旗一眼,低下頭來戴上頭盔,將花白的頭發與胡須都隱藏起來,隨即冷然下令:“升白虎幡!今日我等在上遊,正好讓完顏亮小兒見識一下鄂州大軍還有沒有爪牙!”
片刻之後,二百艘宋軍艦船上歡呼聲響徹一片,同樣紛紛升起來白虎幡。
李道與諸將相約,白虎幡升起,則要死戰到底。
此時的金國水軍也反應過來,知道這是終於碰到敢戰的宋軍了,當即就有些手忙腳亂。
然而金軍畢竟是初來乍到,一時間根本無法建立堅固的水寨,隻能不顧身處下遊,擺開陣勢迎戰。
若是沒有水寨就縮成一團防守,說不得就會被一把火燒個精光。
而且,金軍船隊連綿,有大小戰艦近五百艘,數量是洞庭湖水軍的兩倍還多。
五百對二百。
優勢在我!
懷著如此想法,宋軍與金軍緩慢而堅定的在大江上互相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