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當頭的第一陣是統領官宋忠,這位名字晦氣的將領終究還是沒有辜負他名字中的忠字,火速率軍迎了上去,以麾下三十艘帆船逆流而上,應對楊欽親率的五十艘水輪船。
照理說,三十艘對抗五十艘不能說是天大劣勢,可劣不劣勢不是簡簡單單的算數,這就如同三十餘宋軍在野地結陣對抗五十餘金軍鐵騎,怎想都是一個死字。
這三十艘金軍車船連當頭的二十宋軍車船都沒打過,就被擊沉了十六艘,其中就包括了宋忠的旗艦。而金軍給予宋軍最大的傷害也隻是擊傷了兩艘車船,卡住了明輪,讓這兩艘宋軍車船難以控製而已。
開戰不到兩刻,金國水軍統領官宋忠就喂了王八。
剩餘的十餘艘金軍船隻四散而逃,而這時宋軍在李道的指揮下,卻又換了一個方針。
雖然金軍船上的水手不咋地,船可真是好船。
如果說蘇保衡這種執拗蛋在軍紀方麵算是眼中揉不得沙子,那在造船方麵就是看都看不得沙子。
在他手下偷奸耍滑、以次充好就是一個死字。如此重壓下,這些艦船的質量可想而知。
如此好的船鑿沉或者燒了得多可惜!
搶他娘的!
洞庭湖水軍也是有甲士的,與金國水軍不同的是,這些宋軍在船上也依舊能腳步穩固,甚至敢於搭上跳板之後進行跳幫作戰,一點也不怕落水後直接沉底。
而以甲士來對抗水手輕卒,戰鬥就堪稱摧枯拉朽了。
劉淮同樣親率麾下二十名甲士參與進了戰鬥,他們卻是不如洞庭湖水軍藝高人膽大,卸下披膊等礙事物什,隻著輕甲前去參戰。
在奪了幾艘艦船之後,劉淮才猛然發現,金軍水軍在完顏鄭家的布置下壓根就沒想跟宋軍拚命,在宋忠拚命拖延出的一段時間裡,以三十艦船為單位向後撤去。
這大大出乎了李道與劉淮的預料。
在他們想來,要麼金軍沒有任何防備,被宋軍船隊堵在港口一把火燒掉。要麼金軍有了防備卻十分謹慎,宋軍船隊無法靠近,那時劉淮就會親率死士滲透或者強殺,試著從陸上焚毀金軍船隻。
而若是金軍有了防備,卻前來迎戰,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李道遴選精銳也不是來遊山玩水的,大不了就在此吃掉他們!
以少淩眾怕什麼,人數再懸殊的仗嶽家軍也不是沒打過!
江麵再寬,能供船隻正常行駛的寬度也是有限的,再算上不能影響戰友,水文暗流的影響,同時接戰的船隻雙方加起來撐死六十艘。
任他有百萬大軍,也隻能挨個來。
而宋軍的天大優勢就在於處於上遊,隻要擊破了第一陣金軍就可以順勢放下火船,大江的水流自然會把火船送往下遊,一旦成了連營之勢,神仙都難救。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完顏鄭家深得李中堂避戰保船作戰方針之三味,竟然直接溜了。
你們金軍沒有軍法的嗎?
金軍當然有軍法,完顏鄭家也知道自己這次肯定得受掛落,可再怎麼著也要比把船送光要好。
戰力差距過大了,宋忠的三十艘船還堅持不了半個時辰。哪怕完顏鄭家拚了命,最後也就是個兌子的下場。
上次蘇保衡親自指揮都打不過,更彆說完顏鄭家了。
到時候金軍在江上全無軍事力量的存在,彆說渡江了,完顏亮的處境都會變得很危險。
完顏鄭家算是知道了宋軍陸軍的感受,金軍也是經常四五十騎擊破兩三百宋軍,在陸上將宋軍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如今身份倒轉,這種哪裡都不如敵人的屈辱感差點壓得他頭也抬不起來。
眼見宋軍已經開始在烏江鎮登陸,完顏鄭家隻能含恨轉身,向北駛去,尋找下一個港口。
他並不擔心宋軍會占領烏江縣,金軍在長江西岸的軍事力量可不是鬨著玩的,宋軍在河上所向披靡,但上了岸基本就是送死。
真當金國精銳馬步軍是吃素的嗎?
事實也正是如此,待宋軍踏上烏江縣的那一刻,千名合紮猛安已經距此地不到三十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