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統郎君請看,這裡就是龜山。”
巢湖水軍統領藍君皓此時也算是意氣風發,帶著靖難大軍的幾名大將來到巢縣以西的一座小山上,介紹山川地勢。
劉淮駐馬四望。
巢縣左近的地勢大約是個簸箕形狀,大彆山餘脈在此處猶如變成衣服褶皺,山勢是由西南向東北,遍布丘陵。
濡須山在東南,褒禪山在東北,龜山在西北,巢湖在西南,將巢縣包圍成了東西三十裡,南北二十裡的平坦地帶。
雖然其間有丘陵有河流,卻是地勢相對平坦,可以作為決戰的場地。
巢縣有山河包圍,卻也不是雄關鎖鑰,周邊還是有三個口子的。
其中一個是腳下的龜山,它如同一隻巨大的烏龜探入巢湖飲水而由此得名,龜山的山勢也是自西南到東北,隻不過中間地勢較低,官道從中間而過。
這雖然不是什麼險峻的山峰,然而若是在兩麵山頭上設立大小營寨,也可以將中間官道封鎖嚴密。
另一個則是褒禪山一線,雖然彼處山勢依舊是由西北到東南,似乎可以從含山縣直達巢縣,但情況並不是那麼簡單。
管崇彥前來探查的時候就發現了,這條線路丘陵土丘實在是太多了,官道也不甚寬敞。
數千兵馬攜帶少量輜重還可以行動,如果數萬人馬就真的很難走了。
而又一個則是已經被楊春率軍鎮守的東關了。
想到這裡,劉淮複又有些惱怒。
楊春來見了他一次之後,即便劉淮給足了這廝臉麵,楊春卻還是想要獨領一軍,言外之意就是不想屈居劉淮之下。
當然,楊春自認也是無奈,原本他聽到梁子初帶回去的言語之後深受感動,想著乾脆就低頭作小罷了,然而待到真的見到劉淮之後,直接被對方的年紀嚇住了。
麵對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莫說麵子上過不去,就算能克服心理障礙,楊春也不可能向劉淮托付生死。
也因此,楊春在猶豫片刻之後還是想要獨領一軍,獨自作戰。
劉淮對此也是既惱怒又無奈。
這就是很現實的問題了。
楊春是英雄嗎?
自然是。
值得尊重嗎?
自然值得。
除此之外,楊春體恤士卒,作戰勇猛,仗義疏財,為官清廉,可以算得上是一名良將好官。
但在這關鍵時刻,楊春依舊不是與劉淮一條心,這就很難辦了。
難道就因為這種破事就要殺了楊春嗎?
可反過來說,難道就真的在巢縣分置兩軍,使得軍令難通嗎?
政治還是需要妥協的,到了最後,劉淮也隻能讓楊春帶領自家那三千殘兵去東關,一邊整頓一邊防備完顏亮大軍,將靖難大軍所有兵馬全都彙聚在巢縣,準備與武勝軍作戰。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都統郎君,前麵就是石梁河,再遠一點的那個鎮子就是柘皋鎮。”藍君皓繼續介紹道:“如果在這裡立營,就可以將廬州來犯金賊全都堵住。”
劉淮沒有說話,隻是抬起馬鞭,指了指遠方的鎮子:“那裡就是柘皋鎮?是那個柘皋鎮嗎?”
作為巢湖周邊土生土長之人,藍君皓點頭:“正是那個柘皋。”
雙方不是在打機鋒,而是因為二十年前在此地發生的柘皋之戰以及之後的政治風波實在是天下聞名,不用多講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