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梁球與梁肅兄弟二人搞一些陰謀詭計的時候,宋國朝廷中的局勢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內鬥。
本來張浚出鎮兩淮之後,老牌主戰派就不怎麼折騰了,朝廷中也安靜了少許。
而虞允文等新晉主戰派也同樣在忙活兩淮度田事宜,所以也暫時偃旗息鼓。
但主戰派的內鬥停止了,主和派的反攻也要開始了。
而主題是順著當日大朝會金安節的說法來的。
兩淮被打爛了,葉義問與劉錡難辭其咎,葉義問還活著,應該罷免其樞密使的職司,讓他滾去地方作通判。
劉錡已經死了,但人死也不能罪銷,應該剝奪追贈,下旨嗬斥。
劉錡的侄子劉汜,身為淮東大軍的頭號大將,喪師辱國,敗軍失陣,當斬殺以謝天下。
隻能說沒對劉錡開棺戮屍,算是主和派官老爺們心善了。
就連劉淮都沒想到,這他媽還能是個連續劇。
以虞允文為首的主戰派新銳力量自然不甘示弱,立即開始了反擊。
當然,現在也不能直接對湯思退喊打喊殺,所以還是老一套。
請誅殺王權。
當然,這次擴大化了一些,順帶還要對劉寶議罪,因為這廝在鎮江府逡巡不前,不敢渡江參戰。
這下子可算捅了馬蜂窩,因為劉寶此時的將主實際上是張子蓋!
而張子蓋此時是淮東招撫使,與在兩淮招募新軍的張浚合流在了一起。
如果算上似乎想要謀求荊襄、江淮宣撫使的楊沂中,這個老牌主戰派的勢力已經有些過於龐大了些。
三家正式開戰,一時間這個說那個貪贓枉法,戀權不放,那個說這個伸手兵權,意圖謀反。
而互相攻訐之事一直持續到了二月初二,以給事中金安節被下獄而告一段落。
其實趙構早就想要收拾金安節了,對於他這種內殘外忍之人,金國可以罵他,但內部誰要讓他一時不開心,他就能讓人一輩子不開心。
然而風聞議事嘛,金安節雖然選的時間有些不長眼,但卻是在說正事,也沒有扯淡,哪裡能說處置就處置呢?
等到風頭過了之後,趙構火速命令楊沂中將金安節下獄,最起碼得問出來當時到底是誰指使的他!
本來士大夫罷官免職乃至於下獄實屬正常,堅持幾天,混個清名,然後貶謫到地方也就罷了。
可不知道金安節是因為身體有問題,或者是被嚇到了,這廝到了獄中,第二天就乾淨利落的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下了黑手。
當然,宋國朝堂士大夫是不可能被這種事情嚇到的,很快,請斬楊沂中的奏疏就直接堆滿了趙構的案頭。
趙構應對方法也很有手段。
這廝從來都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深諳想要讓人注意不到大火,那就在旁邊放更大一把火,也因此,趙構直接下了旨意,指出現在要做一件天大的事情。
雖然梁球是個假使節,但他的胡說八道還是讓宋國君臣信了八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交還趙構老爹趙佶與老哥趙桓的棺槨。
也就是宋徽宗與宋欽宗這兩個不爭氣的玩意。
但現在有個重大問題。
趙家的宗廟在河洛附近,宋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埋在那裡,現在還是金國的領土。
將二聖迎回來,要按照什麼禮法?要舉行什麼儀式?要將皇陵安置在哪裡?
你可千萬彆說讓趙構發揚孝悌之道,將自家陵寢讓給父兄,到時候趙官家會很生氣的!
這事關孝道,是天大的事情。
什麼西川、襄樊戰事;什麼主戰主和之爭;什麼兩淮民生。都不如這件事重要,全朝堂都要開始討論這件事!必須拿出一個接過來!
劉淮等外將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