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心會末位激勵製度_大明神探1546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心會末位激勵製度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心會末位激勵製度(1 / 2)

翰林院。

海玥放下油卷酥,捧起茶湯品了一口,湯汁清冽,浮著兩三葉嫩芽,滋味相當不錯。

不得不說,翰林院的俸祿雖然很低,但生活待遇還是不錯的。

每日提供的茶水點心,都是禦膳房送來,同時文房四寶也由內廷供應,不少清貧的翰林甚至會取了,去棋盤街的集市賣,上麵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連這都不允許,那清貧的士子真要餓死了。

相比起林大欽和李啟東剛剛入職,還有些不好意思,海玥則毫不客氣。

這死工資都低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了,還不能享受享受各種福利待遇?

“此茶須得配著椒鹽燒餅,方顯其味——就像咱們翰林擬詔,既要清雅,也少不得幾分剛勁!”

“哈哈,明威兄所言極是!”

其餘的翰林顯然也是這般認為的,大夥兒湊到一起,討論哪種茶水需要配哪款點心,頓覺其樂融融。

尤其是不少庶吉士,更是有意圍了過來。

每一屆科舉二甲的前二十名,都能參與館選考試,成功者可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學習,再通過努力留下轉正。

在外人看來,他們榮耀至極,其實地位更加尷尬。

相比起已經授了編撰和編修的一甲,庶吉士得先在翰林院內表現,拿到官職,才算是真正安定下來,論資排輩都要慢一步,苦熬的日子得更長。

偏偏這個翰林儲相的資曆,是誰都不願意放棄的,所以聊著聊著,有人突然就道:“諸位可聽說了,今日早朝,張閣老再上書,言吏部當推補守令,令京官外放任職……”

“聽說了!”“翰林院不會也被影響吧?”“不至於……”

此言一出,屋內頓時安靜下來,眾人的表情頗為複雜。

新科進士除了入翰林院外,基本是分派六部、大理寺、都察院等衙司觀政,學習公文處理,參與部門實務。

其中表現優異者,可以直接留任京師為官,剩下來的就是外放去地方州縣當官。

事實上,對於入仕就是想撈錢的人來說,地方上各種灰色收入,能是朝廷俸祿的數十倍,與其過這苦哈哈的日子,倒不如去州縣當個縣太爺,威風八麵。

但一來,縣太爺也不是那麼好當的,一個蘿卜一個坑,尤其是關鍵州縣的要職肥缺,根本輪不到新晉之輩。

況且外放出去容易,想要回來就千難萬難了。

古代曆朝,基本都是內重外輕的政治格局,以京師為核心向周邊輻射,由此也形成了重京官而輕地方官的習慣,但明朝的這個風氣,實在是太嚴重了。

地方官的地位很低,不受重視,升遷來去都是在州縣上打轉,最多升到省級的三司衙門,之前的廣東按察使周宣就是如此,且是極為廣泛的例子。

發現哪怕好好當官,依舊升不上去,除了極少數能維持道德水準的官員外,大部分人就開始飛速墮落,盤剝地方,至少也是懶政惰政,不理世事。

偏偏地方官又是各項政令落地的最直接實施者,所以之前張璁、桂萼等人推行新政時,馬上意識到這樣不行,得保證那些政治卓越和讚譽度高的地方官,有上升的渠道,這些人才會擁護政令的實施。

於是乎,他們開始對京官動刀。

“非曆州縣者,不得任科道;部屬非曆州郡者,不得升列卿;凡京官自五品以下有未外曆者,許吏部亦量推補守令,以習知民事。”

說直接些,就是不乾事的滾出京師,把官位給那些地方上的好官騰出來。

如今的庶吉士們,討論的就是這件事。

這項政策的推行困難重重,不知得罪了多少官僚士大夫,但如今風氣算是吹到翰林院了。

哪怕不敢明麵上反對內閣首輔,不少人也唉聲歎氣,眉宇間憤憤難平。

好不容易苦熬了三年日子,下一步就要上岸了,這個時候讓他們外出為官,不是前功儘棄麼?

‘早該如此了!’

海玥心裡麵其實很讚同這項製度。

明朝官員的升遷製度確實大有問題,可以直接在中樞一路往上升,從考中進士開始,苦熬個十幾年,就有機會從庶吉士到翰林編修到侍講再到六部重臣,最後晉升內閣輔臣。

如此導致的弊端是極其嚴重的,中樞多是誇誇其談之輩,還堵住了有才之士上升的渠道,國家能好才怪。

所以無論是張璁的新政,還是後麵張居正的考成法,都是要治一治這批當官的,唯有如此,國策才能推行得下去。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