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壽樹跟隨一群護衛出門。/br隻見來的人,是一個男人,還帶著一個小女孩,並非什麼明軍。/br他們躲開外麵的守衛,以及錦衣衛在附近的耳目,不緊不慢地走進來,對於眼前那些倭國護衛,不屑一顧。/br“你是誰?”/br足利壽樹看向他們,警惕地說道。/br“白蓮教,丁穀剛!”/br丁穀剛淡淡道:“我這次是專門來幫你的,如果你能相信我,可以報了今天的仇,如果不相信,我們現在就離開。”/br白蓮教是什麼,足利壽樹當然知道。/br當年朱元璋爭奪天下的時候,就和白蓮教有著不淺的淵源。/br他們倭國雖然在海外,但對於大明內部的事情,知道的還不少,做足了功課。/br“白蓮教?”/br足利壽樹問道:“你為何要幫我?”/br丁穀剛淡淡道:“因為我也想那位小皇孫去死,我有辦法讓他去死,但需要你們配合,想不想合作?”/br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br足利壽樹是明白這種關係,考慮良久,問:“你有什麼辦法?”/br丁穀剛自信道:“我想這樣做……”/br他把心裡想到的計劃,簡單和足利壽樹說了說。/br足利壽樹考慮許久,最後還是同意和丁穀剛合作,這個仇,必須報,否則足利義滿絕對不會放過自己。/br確定好了合作,丁穀剛帶上唐賽兒離開。/br“接下來,我們還要做什麼?”/br唐賽兒問道。/br丁穀剛的目光,往北邊看去,一會後才說道:“那些倭人靠不靠譜,誰也不敢保證,如果不靠譜,我的下一步計劃,就是到北邊去。”/br北邊有什麼?/br是被朱元璋趕走的元蒙。/br他們肯定還想再打回來。/br——/br天亮後。/br足利壽樹第一時間進宮,請求離開應天,想回去倭國。/br朱元璋想到乖孫的安排,便同意了,任由他們離開,也不阻止或者阻攔,足利壽樹拜謝,匆忙回去驛館,帶上身邊的人出城,一刻也不想再待下去。/br離開的同時,他還很擔心,會不會在途中遇到截殺,直到走出長江口,出海了之後,這才放下提起的心,真的可以完全離開,沒有危險。/br過了好一會,朱炫也得到足利壽樹要離開的消息。/br並不感到意外。/br如果足利壽樹還想留下來,那才是意外了。/br“那些奸細,都捉了吧?”/br朱炫又問道:“解縉等人如何了?”/br嚴冠道:“奸細全部殺了,解縉等人,還沒有異樣,也沒有泄露技術,隻是最近過得有點苦。”/br他們怕了錦衣衛,當然不敢泄露科學知識,至於過得有點苦,大概是一直吃不上鹽,可以想象他們現在有多寡淡無味。/br朱炫說道:“還好他們沒有泄露,否則我就要再被讀書人罵了?”/br如果敢泄露,他肯定會殺人。/br到時候不僅他會挨罵,連皇爺爺也有可能挨罵。/br朱炫又道:“接下來就等倭人的反應,順便解決了解縉的後續事情。”/br說好了要挫敗解縉,現在差不多達到目的。/br此時,終於退朝了,朱炫去陪一會皇爺爺,再出宮找沐沅君她們玩。/br現在的街道上,依然流傳著朱炫欺壓解縉等人的故事,傳播範圍更廣,知道的人更多,一開始還有人會在私底下罵朱炫,現在罵的人沒有了,談論到這件事的時候,隻是搖頭笑了笑。/br畢竟聽的多了,早就沒有感覺。/br甚至還有人會罵兩句解縉,那些茶肆酒樓裡,到處是解縉如何如何威武的故事,讓他們聽得感到厭煩。/br“弟弟,外麵的人,好像不罵我們了。”/br沐沅君輕聲說道。/br徐妙錦終於不再那麼生氣,但還是嘟起小嘴道:“不罵了最好,如果敢再罵,我真的會讓大哥來捉人,哼哼!”/br朱炫安慰道:“妙錦姐姐不用生氣,解縉他們,肯定在遭受反噬,再過一段時間,他會受到懲罰,並且知道錯了,放心吧。”/br“我們相信弟弟。”/br兩個小媳婦同時說道。/br——/br時間很快,又過了七八天。/br解縉最近過得很痛苦,還一天比一天痛苦,大半個月裡麵,他一粒鹽都沒吃過,能吃的東西,都是寡淡無味,嘴裡快要淡出鳥來。/br最重要的是,長時間不吃鹽,對身體也會造成一些影響。/br現在看到食物,他就有些想吐,開始厭食,同時感到渾身上下,到處都很不舒服,還能感覺到,走路的雙腿是輕飄飄的,臉色蒼白,好像身體被掏空了。/br他也曾嘗試過,通過某些特殊渠道買鹽。/br但是敢幫他的人,直接被錦衣衛丟進詔獄。/br解縉還想過回家,離開應天,去一個沒有錦衣衛的地方,想吃多少鹽,就吃多少,但是又不甘心離開,好不容易再回應天,如果現在離開,就有可能遠離官場。/br還是留下來了。/br甚至他還想,去海邊喝海水。/br但海水鹹得發苦,不懂得如何利用海水,最後放棄了。/br中午的時候,他想吃兩個包子。/br“走吧走吧!我的肉包子有鹽,不能給你吃。”/br“沒有鹽的呢?”/br“隻有饅頭,要不要?”/br“來兩個吧!”/br解縉拿著兩個饅頭,一邊吃一邊回國子監,但味同嚼蠟,又有一種厭食的感覺,想吐出來,最後還是被他強行咽下去。/br因為他知道,不吃東西,人一定會死的。/br但是不吃鹽,又和行屍走肉差不多,現在連讀書都沒有精神。/br“解兄,你怎麼樣了?”/br一個同樣無法吃鹽的同窗,痛苦地說道:“我有點支撐不住,要不我們去求一求小皇孫吧?”/br解縉咽下最後一口饅頭,鄭重道:“我們僵持了那麼久,能就這樣放棄嗎?另外我們讀書人的骨氣,不能丟了,不能在那個無恥皇孫麵前認輸。”/br這個同窗的熱血,被激發了一些,熱血沸騰道:“你說得很對,但我真的很想吃鹽。”/br解縉說道:“不吃鹽,不會死的,隻要我們能熬過去,以後習慣了就好,等到我們可以當官,再在朝堂上,狠狠彈劾那個無恥皇孫,讓他知道錯。”/br同窗欲哭無淚。/br要堅持多久,才能習慣了不能吃鹽?/br“我們不堅持下去,以後枉為讀書人!”/br解縉豪情萬丈地說道。/br儘管他也不想堅持,但是為了自己的名利,還是得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