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劉安如今的毛筆字已能做到精致工整,對於這些鮮卑人寫的狗刨式文字自然是看不上的。
他隨意翻閱完剩餘的信件,內容大抵一致,皆表示願降漢庭,但需要些準備時間。
看完之後,劉安又數了一下,&nbp;果然隻有三十六份。
沒有巴特部落的降書。
這早就在劉安的預料之中,首領死後自然是首領之子或首領兄弟繼位,他殺了巴特,下任首領必然憤怒異常,即便假降都是不可能的。
好在他派去巴特部落的隻是一名普通降卒,也沒有使用死士卡,&nbp;倒不至於心疼。
劉安看向報信之人,問“信鴿都回來了嗎?”
那人回道“都回來了,程都尉讓小人稟告劉縣長,一共回了三十七隻。”
“嗯。”劉安點頭,“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看來巴特部落的人還不知道背簍中為何物,就把使者給殺了。
之後在未做準備的情況下,貿然打開背簍查看,信鴿獲得自由,自然會飛回巢穴,估計巴特部落的人都沒來得及拿弓箭射殺信鴿,信鴿就已經飛遠了。
接著劉安打開係統麵板,查看新效忠的人裡有沒有鮮卑名字的人。
從派出使者那日的最後一名效忠之人往下看,序號倒是增加二三十個,但沒有一人的名字看起來像是鮮卑人。
情理之中的結果。
劉安對使者的要求是讓他們去勸鮮卑部落首領投降漢庭,而不是他,未被係統承認,倒也正常。
這也是無奈之舉,&nbp;劉安若是讓他們投降自己,看起來就太可疑了,甚至有可能導致計劃失敗。
畢竟隻要稍一打聽,&nbp;鮮卑各首領便可得知劉安隻是一個小小的九原縣長。
讓他們投降一個縣長?
先不論一個縣長怎麼可能拉起一支龐大軍隊的問題,縣長地位過低,他們願不願投降一個地位低下的縣長都是問題。
即便隻是假降,此事傳到東部中部鮮卑那裡,他們以後可就彆想抬起來頭來了。
那樣的話,離間西北鮮卑諸部的目的或許會成功,但劉安的信鴿估計會全部被殺死。
劉安可不想白白損失三十六隻信鴿。
而不管地位高低,隻要此處劉安強調讓其投降某個人,而非漢庭,那麼漢庭大舉興兵討伐鮮卑的真實性就會遭到質疑。
漢軍軍力也會因此被懷疑,如此一來,便有可能導致劉安整個計劃失敗。
拿出水袋咕嚕咕嚕灌了一大口水,劉安找了個地方坐下歇了一會兒,便下令全軍開拔,繼續往草原深處進發。
在軍中鮮卑降卒的指引下,第五日午間,大軍成功抵達距離嚓克什部落五十裡處。
他命令士卒停下,&nbp;派出五百騎兵調查附近二十裡狀況。
在這期間,劉安找了一處地勢高的向陽處,&nbp;一邊等待劉備帶領的後續部隊,&nbp;一邊準備紮營埋鍋。
運送糧草輜重的後軍距離騎兵並不遠,在各大豪強的傾力幫助下,劉備準備了足夠的馬車,所有軍需物資全部裝在馬車上,由士卒充作車夫趕馬。
而且每日傍晚紮營的時候,後軍也都能趕上來彙合。
因此隻等了不到一個時辰,剛紮完營埋好鍋,後軍就趕了上來。
於是步卒替下騎兵準備做飯,騎兵則抓緊時間休息,劉安從步卒中挑出五百騎術不錯的,也讓他們一同休息。
派出去調查情況的騎兵陸續返回,得知附近二十裡並無鮮卑蹤影後,劉安才放下心來。
飯後,劉安讓一千四百騎兵、自己的一百親兵以及挑出來的五百步卒,全部在馬後綁上一摞乾草。
臨出發前,劉安對劉備囑咐道“玄德,你在營外五裡做好埋伏,萬一我此去失敗而回,敵軍追至此處,便以弓箭將其逼退,若情況好轉,亦可配合我將追兵擊敗。”
“諾!”劉備慎重應道。
隨後劉安便帶著呂布張飛高順及兩千騎兵,以分散陣型向嚓克什部落所在行去。
馬尾後綁了乾草,戰馬行進間,帶起大量煙塵,行了十裡後,騎兵陣型已完全散開,乾草拖在地麵上帶起的煙塵漫天,從遠處望來,好似有千軍萬馬在奔騰一般。
劉安軍來到距離嚓克什部落十裡外時,時間已近黃昏時分。
位於營帳中的嚓克什接到部下消息,有一支近萬人的大軍正在接近自己部落。
當是時,嚓克什正在一名從漢境擄來的貌美女子身上奮勇作戰,聽到這個消息,嚇得身體猛一哆嗦,立刻提好褻褲,令手下將前幾日那漢庭使者喚來。
從使者那裡得到重要情報,又得知其心依舊向著鮮卑後,嚓克什便將其提拔為一名小首領,領著十幾個部眾,每日過的也算瀟灑。
沒多久,使者到達嚓克什營帳時,帳中漢人女子已經離開,嚓克什見到使者,劈頭蓋臉的質問
“不是說降書定能穩住漢庭嗎?這才幾天,怎麼漢庭就把大軍壓倒我部落外了!”
“大人彆急,不如讓小人先去探聽一番漢庭來意,再做決斷,可好?”那使者麵對嚓克什雷霆暴怒,卻絲毫不慌,淡然回道。
嚓克什見此,也意識到自己過於慌亂了。
可他部落隻有三千多能戰之士,麵對漢庭萬餘騎兵,他著實無其他辦法,隻能點點頭,讓使者快去。
至少這人明麵上還是漢人的使者,有可操作的空間,實在不行,他也隻能暫時委身漢庭,等到中部鮮卑那邊來人支援,他再裡應外合夾擊漢庭。
隻不過,此處距離中部鮮卑實在太遠,一來一回至少要二十日,若算上大軍準備時間,中部援軍至少要二十日以上才能抵達此處。
使者離開後,牽來自己之前所乘馬匹,騎馬離開嚓克什部落。
朝著煙塵處行了不久,便與劉安的軍隊撞上。
此地距離嚓克什部落已經隻剩下不足三裡,劉安令大軍停下,不過卻讓那位於最後的五百輔兵繼續騎馬來回奔馳,令煙塵不絕,一直彌漫在劉安軍隊附近。
此舉有兩個作用。
第一,煙塵彌漫,可使對方無法辨清劉安這邊究竟有多少人。
第二,煙塵不絕,可以造成後續一直有騎兵陸續抵達的假象,借此恐嚇對方。
遠遠看到劉安大軍,那使者便早早下馬等待,待劉安行至近前勒馬停下,立刻上前拜道
“大人!小人不辱使命,那嚓克什已儘信小人所言!”
到此為止,一切都在劉安的計劃之中,包括劉安軍隊到達時,這名使者借故脫離嚓克什部落這一步。
劉安無法保證其他使者都能成功逃出前去勸降的部落,唯獨第一個出手的第二大部落,劉安希望使者能夠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