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到九原_三國從獲得第一畝田開始_思兔閱讀 

第114章 回到九原(2 / 2)

共收納鮮卑普通民眾四萬兩千餘人,鮮卑勇士五千餘人,其中包括巴特部落,嚓克什部落,勒根部落,以及三個投誠的小部落。

而帶回的漢人俘虜約有兩萬人,其中有不少對劉安感恩戴德者,偷偷對劉安表示了忠心,被係統收納。

不過也有不少所效忠的依舊是大漢,而未成為劉安的附庸者。

鮮卑俘虜,漢人俘虜,再劉安帶來的三千六百士卒,回九原的部隊便擴大到了近七萬人!

此外,還有眾多錢糧,牛馬,羊群,以及繳獲的各種物資。

對此,劉安不得不感歎,戰爭果然是迅速暴富的最快手段,怪不得那麼多人熱衷於戰爭。

不過戰爭畢竟是雙刃劍,一個不小心,丟的可就不僅僅是財富,而是自己的小命了。

而且戰爭的最大得利者,僅限勝利方的首領,其下皆不過是他達成自己目的的棋子。

那些被戰鬥波及的普通人,就更是無辜了。

所以劉安雖然感歎此戰得利巨大,但絕不會因此就變成熱衷戰爭的狂人。

因為需要收拾的東西太多,到勒根部落戰結束後的第六天,眾人依舊未全部準備妥當。

算算時間,距離西部鮮卑各部落往中部鮮卑求援已經過了快半月了,中部鮮卑的援軍或許已經在來的路上。

因此雖然還有不少能帶的東西沒有收拾完,劉安還是在第六日傍晚下達了次日一早出發的命令。

近七萬人的行軍,速度比來時慢了不止一點半點。

尤其是其中還有許多長年累月遭受非人待遇,嚴重營養不足的漢人俘虜。

找這個速度繼續下去,劉安擔心還未進入漢境,便被中部鮮卑的支援攔下。

無奈之下劉安隻能分出五百騎兵往東深度探查,一旦發現百裡之內出現敵方大部隊,立刻回報。

回九原的路上,夜間休息之前,劉安都會召集所有高層前來商議鮮卑人與漢人矛盾的解決方法。

經過多番商議,總算拿出了一個還算可行的方法。

博采眾長後,劉安將具體實施方式總結了一下

第一,回到九原後,由漢人俘虜指認鮮卑俘虜中罪大惡極者,挑選一百罪名嚴重的,曆數其罪,之後當眾斬殺,以稍泄漢人之憤。

其後,將鮮卑俘虜分散至五原各縣安頓,防止有人聚眾生亂。

再在各縣設置專門處理鮮卑與漢人矛盾的機構,若漢人與鮮卑人之間發生糾紛或打鬥,則全部交由這個機構處理。

同時規定鮮卑人與漢人同等,共同享有漢律的保護和約束。

任何人膽敢違反漢律,都要嚴肅處理。

當然,如果鮮卑人犯了漢律,其所受的處罰肯定是要比漢人重的,這一點劉安無需明說,各地官吏自會如此處理。

此外,鮮卑人俘虜中的年輕單身婦女,無論是沒結婚還是結過婚後死了男人的,都由官府統一擇婿,免費發放給五原的單身男性。

劉安若想解決五原民生的問題,除了要提高生產力之外,便是快速增加五原的人口。

邊郡地廣人稀,他不能看著那麼多可以開墾的良田繼續荒廢,他需要人口將五原的土地大規模利用起來。

此為長久之計,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做完的,但早做便能早日收獲成果。

因此鼓勵生育的計劃,劉安之後也會提上日程,隻是具體的實施方式,還需要進一步敲定。

從九原到嚓克什部落,來時劉安一行人用了七天,回去卻用了整整一個月!

好在不知是中部鮮卑壓根就不打算派援軍,還是未來得及趕上,劉安派出去探查情報的騎兵始終沒有發現任何鮮卑軍隊的蹤跡。

這一日,劉安大軍順利抵達了九原城。

太守林方早在幾日前便接到劉安率軍回歸的消息,劉安大軍達到九原時,便帶著郡中一眾官吏,候在城門外迎接。

看到太守林方及一眾官吏,劉安下馬上前對林方見禮。

因為郡縣官吏過多,劉安不可能所有人都用死士卡,因此迎接的一眾官吏中,也有不少外人。

劉安是縣長,林方是太守,基本的上下級禮數還是要守的。

林方扶起劉安,大大讚賞了劉安功績,並表明會為其向朝廷表功。

劉安讓麾下將士在城外紮營,隻帶著呂布和劉備以及一百親衛隨林方進了城。

城中百姓已經聽說縣長劉安帶人覆滅了草原諸多部落,此時劉安帶人回歸,舉城歡慶,多年被鮮卑欺辱的陰霾一掃而空。

有不少家中富裕的百姓拿著籃筐,筐裡裝著雞蛋肉糧等他們能夠拿出的最好的禮物,欲獻給劉安。

劉安一一拱手謝過,卻並未收一人之禮。

進入首相府,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後的事了。

林方屏退一眾官吏後,臉上的笑容消失,陰沉的對劉安道“此前派去洛陽請求減免五原田賦的人回來了,朝廷不允,唉!”

這個結果早在劉安預料之中,他早就對大漢朝廷不抱期望了,所以也並沒有任何失落沮喪之感。

但此時他立下征討鮮卑立下大功,倒是有了和朝廷拉扯的資本。

便對林方道“如此的話,守矩兄可在表功書上言明,我劉安不要封賞,隻願以微薄功勞換區五原免賦三年。不過我手下張飛、呂布等人的功勞,卻不可落下。今晚我會將此次征討鮮卑立功者及其所立功勞詳細寫下來,明日便可交給守矩兄。”

守矩是林方的字,自從林方成為劉安死士後,為表親近,劉安便如此稱呼林方了。

林方年齡也就比劉安大十歲左右,也可算的上同輩,如此稱呼倒也不算失禮。

“這……以明公此戰所立之功,&nbp;加之明公本就為漢室宗親,封侯亦不在話下,為何要……”

劉安搖搖頭,打斷林方道“我經營五原已半年有餘,此處已可作為我之根基。對待根基百姓,豈有苛刻之理?我此番以自己軍功,換取百姓安居樂業,此事傳出去,五原百姓必隻知我劉安,而不知大漢朝廷,以一侯爵之位,換取一郡百姓歸附,何樂而不為呢?”

林方聽劉安如此說,亦覺有理,便不再勸。

劉安接著說道“且我如今年少,即便功勞可升遷太守,亦會被朝中諸人以年少不堪大任為由阻止,充其量遷富庶之縣為縣長。此處根基未穩,還有許多可提升空間,我暫時不想遷往他處,既然如此,便不如以軍功換一郡百姓歸附了。”

除此之外,侯爵封地隻可食不可治,治下百姓所認可依舊是大漢,而不會被係統收納,劉安要來也無用,不過是增加些收入和虛名而已。

但此話劉安並未說出,即便是自己的死士,劉安也不打算向其透露係統的存在。



最新小说: 我重啟靈根,師門上下都麻了 紅樓:割據江東,從水匪開始 上分手戀綜後,我紅了,渣男瘋了 攻略危險反派,BOSS對我致命淪陷 穿越星際當吃播 無限就職 穿越獸世,絕色獸夫護短又粘人 偉大航路但超強攻略 大爆西遊之大聖追星 貧道趙誌敬,弟子遍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