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父女全都明白了。
陸川這麼做,真的是為他們好。
蔡邕是清流文人,有屬於他自己的骨氣。
他空有滿腹經綸,卻一直沒有得到重視,一直到董卓控製朝堂,才給了他施展的空間。
蔡邕明知道董卓是權臣,行廢立之事,控製了天子,甚至還讓人毒殺了少帝,可這些都比不過董卓對他的提拔和知遇之恩!
聽起來好笑,但事實就是如此。
但凡靈帝還在的時候,能多給蔡邕一些重視,蔡邕也不會因為董卓的提拔就做出給董卓哭喪的事。
說到底,還是蔡邕受到的漢室恩惠太少了,遠遠不如董卓給他的,直接導致了蔡邕的立場發生了變化。
在蔡邕給董卓哭喪這件事,已經不能簡單地用對錯來評論了。
同樣的,王允殺蔡邕,也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立場問題。
董卓是國賊,禍亂朝綱,罪該萬死,這是王允親自定下的基調,偏偏蔡邕就要給董卓哭喪,這就是在公開打王允的臉。
王允要是沒點反應,他的威嚴就徹底掃地了。
當然,這都是曆史上發生的事情,如今有了陸川的乾預,這些都不會再發生了。
也正是這個時候,陸川腦袋上的數字又一次開始變化,從二百一十三年(兩個月的時間,陸縣在發展,陸川的壽命也會增加)開始減少,最終定格在了一百七十八年。
少了三十五年壽命,應該不僅僅是救下蔡邕這麼簡單,這裡麵肯定還有其他因素。
曆史上的蔡邕被殺之後,他家裡的藏書也基本全都被毀掉了。
雖然王允沒有牽連蔡琰,但蔡琰也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被南匈奴的左賢王劫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
要不是曹操擊敗匈奴,把她帶回來,她這一輩子可能都要留在匈奴了。
被曹操帶回來之後,蔡琰靠著記憶默寫了很多蔡邕的藏書,也算是彌補了一部分四千多卷藏書被毀的遺憾。
而這一次因為有了陸川的乾預,不僅蔡琰不會被南匈奴的左賢王劫走,就連蔡邕家裡的四千多卷藏書都保存完好。
所以這三十五年壽命,大部分還是對應在了蔡琰和四千多卷藏書上麵。
想到能夠給後世留下這麼多書籍,還能讓蔡琰這個才女留在陸縣,陸川覺得這三十五年壽命還是挺劃算的。
不過這次之後,陸川真的要老實一點了,如果不是必要,千萬不要再做出什麼會影響曆史進程的舉動了。
一百七十八年壽命,真的不多了啊。
良久之後,蔡邕起身來到陸川麵前,對著陸川深深一禮。
“陸大人,多謝!”
陸川急忙起身扶住蔡邕,“蔡中郎不用如此客氣,其實我這麼做,也是有私心的。”
“我明白,可我現在更想知道,你為什麼就這麼確定董卓會死?”
蔡琰也看向陸川,她也很好奇。
陸川指了指剛才拿出來的那份消息和告示,“昨天發生的事情,我今天就能得到詳細的彙報,就連告示都能拿過來,那麼蔡中郎覺得,王允和呂布的計謀,能瞞過我嗎?”
蔡邕點頭,認可了陸川的情報能力。
但實際上,陸金建立的情報機構並沒有打探到王允和呂布的詳細計劃,最多就是打探到呂布和王允之間交往有些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