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教訓難道還不夠嗎?
天子要是敢違逆曹操的意思,說不定就要落得跟董承一樣的結局。
“好,那就依曹愛卿所言,這件事就交給曹愛卿去做吧。”
“是,臣領命!”
曹操慢慢退出來,和等在外麵的陸川彙報。
陸川不想見天子,他要隱藏在幕後,等到天子的價值完全壓榨出來,然後再親自出麵。
“陸大人,陛下已經答應了,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當然是按照計劃進行了,不過你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借著天子的名義,給我狠狠地搜刮那些士族豪強。
他們不是國之棟梁嗎?
如今天子有需要,正是他們表忠心的時候,誰敢在這個時候推三阻四,誰就是對大漢不忠!
對大漢不忠的人,那就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
曹操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
原本他隻是計劃讓士族豪強出點血,沒想到陸川比他還很,誰不肯出血,誰就要丟掉性命!
不過這樣也好,隻有用上一些手段,才能讓士族豪強乖乖聽話。
曹操崛起之路之所以如此困難,跟他沒有得到太多士族豪強的支持也是有直接關係的。
他在初期走的並不是士族路線,更傾向於從寒門選拔人才,隻是到後來證明曹操這個想法行不通。
如今就是士族豪強當道的時代,曹操一個閹宦之後,有什麼能力和這個時代抗衡?
沒有陸川那樣的本事,曹操隻是表現出來一點和士族豪強為敵的意思,就遭到了反噬,差一點就徹底落敗。
曆史上的荀彧之所以放棄袁紹,投靠弱小的曹操,想來並不是真的看好曹操,而是因為曹操身邊沒有什麼強大的士族,荀彧是過來投機了。
隻不過誰都沒想到曹操竟然真的能擊敗強大的袁紹,統一了北方,成為了真正的霸主。
等荀彧發現曹操實力太過強大的時候,他已經無法代表也潁川士族壓製曹操了,這才有了荀彧阻止曹操晉位魏公,最終被曹操刺死的結局。
說到底就是大家互相利用,誰都彆投入太多的感情。
認真你就輸了。
也正是因為曹操一開始並不是特彆依賴士族豪強,所以陸川提出來,要借他的手收割士族豪強的時候,曹操並沒有太大的抵抗。
反正都是工具,該收割就收割唄,不要有心理壓力。
畢竟他現在已經成為陸川的工具人了。
都是工具人,就不要挑揀那麼多了。
曹操得了陸川的授意,第二天就以天子的名義發布了求賢令,全國範圍內,但凡有能力的人都可以來許縣試一下,一旦得到天子(曹操)的認可,就能成為官員,實現階級跨越。
這一手等於打破了士族對官員的壟斷,很嚴重地動了士族的蛋糕,但是他們卻不敢明著跳出來反對,因為這是天子發出來的求賢令,上麵還有天子印璽。
誰敢跳出來反對,誰就是對天子不忠!
不過也有聰明人,說天子已經被曹操控製了,這根本就不是天子的意思,而是曹操的意思。
但這種聰明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大部分寒門士子並不在乎這是天子發出的求賢令,還是曹操發出的求賢令。
寒門士子的晉升途徑已經被鎖死了,好不容易抓住這樣一個機會,他們怎麼可能放棄?
所以不管外界如何傳言,求賢令的作用還是能夠完全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