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已經表態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陸川當即下令,帶著黃忠、陸火還有典韋發兵荊州。
不過到了南陽之後,陸川並沒有著急進攻,因為劉表還沒有死。
劉表已經存了死誌,區彆隻是死在誰手裡而已。
陸川既然要讓劉琮繼承荊州牧的位子,最好就不要讓劉表死在自己手裡,所以隻是在南陽屯兵,等劉表自己做出決斷。
劉表接到消息之後,果斷整頓兵馬,以魏延為先鋒,親率五萬大軍南下,前往江陵,準備和孫策展開決戰。
孫策最近一段時間雖然沒有和劉表有什麼大規模戰鬥,但他一直都在尋找機會,奈何劉表就是一味防守,孫策也沒什麼很好的辦法。
如今劉表親自領兵出征,對於孫策來說就是最好的機會。
他果斷帶上三萬大軍迎戰,身邊有周瑜、程普、韓當、甘寧、黃蓋等猛將,在距離江陵還有五十裡的位置停了下來。
孫策雖然在積極尋求決戰,但也不會冒進,因為他知道江陵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打下來的,而且這次還是劉表親自出征,軍隊士氣高昂,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孫策不會主動進攻江陵,而是要想辦法把劉表引出來決戰。
大軍駐紮下來之後,孫策就把周瑜等人叫過來開會,商量對策。
周瑜表示他們不需要著急,因為陸川已經率領三萬大軍進入了南陽,隨時可能對襄陽發起進攻,所以需要著急的人是劉表才對,他們隻要耐心等下去,劉表肯定會忍受不住,尋求決戰的機會。
孫策對此表示認同,因為他還覺得他和陸川是盟友,而且陸川已經晉位陸公了,劉表作為漢室宗親,肯定不能同意,這就注定了陸川和劉表之間不能共存。
有這麼好的條件,他為什麼還要擔心劉表?
隻要在這裡一直僵持下去,最先承受不住的必然是劉表。
程普聽到周瑜這麼說,心裡反倒有些不安。
“主公,陸川晉位陸公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表態,我擔心陸川會因此遷怒到我們,所以還是要小心一些。關鍵是陸川太厲害了,誰都不知道他接下來要做什麼。”
孫策搖頭,“陸川晉位陸公,我們能表態嗎?陸川分明就是狼子野心,我們要是表態支持,那我們就是對大漢不忠,平白壞了名聲。所以隻要陸川不出麵逼迫,我們就裝作都不知道,以後看情況再決定要不要表態。但是劉表不行,誰讓他是漢室宗親呢?”
周瑜補充道“對,這個時候就是要忍住,千萬不能主動表態,要不然事情的走向可能就不受控製了。反正現在我們可以等,就先等一等好了。”
程普看到孫策和周瑜都是這個態度,也就不好再說什麼,和劉表僵持的策略就這麼定了下來。
但是讓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劉表就親自領著五萬大軍出城叫陣了。
孫策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都懵了。
劉表什麼時候這麼勇猛了?
這該不會是劉表的計謀吧?
可千萬要小心,不能上當。
於是孫策趕緊把周瑜叫過來商量對策。
周瑜也被劉表這一舉動給弄懵了,有點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前一段時間,他們花費那麼多心思想要和劉表展開決戰,但劉表就是不肯,一直在防守,為什麼今天突然就一改常態,擺開陣勢要決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