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郭嘉和黃承彥都妥協了,其他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誰要是敢在這件事上和陸川唱反調,那就等著被陸川砍了腦袋吧!
如果不是劉表的老婆蔡氏對劉琮頗為照顧,劉琮也是靠著蔡家的勢力才能得到劉表的喜愛,他是真的不想趟這趟渾水。
不過想到將來他返回荊州,還需要依靠蔡家的力量,所以他還是給蔡氏寫了一封信,讓她一定要跟蔡中蔡和說清楚,主動向陸川表態,放棄大部分權利,一次來換取一個晉升的機會。
以陸川的脾氣來看,誰在這個時候主動站出來表態,表示願意接受陸川的改造,誰就能獲得更好的機會。
蔡中蔡和就是得到了蔡氏的授意,並且暗中商量了許久才有了決斷。
如今他們被推舉為代表,正是他們發揮的機會。
既然黃承彥主動把話題扯到他們身上,那他們就不打算繼續隱藏了。
蔡中起身對著黃承彥行禮,“黃公說笑了,我們哪裡能有什麼消息,隻不過是想通了一些事情而已。”
“哦?想通了什麼事情?”
“想通了什麼東西對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黃承彥心裡一動,又問道“此話怎講?”
蔡中沒有著急回答,而是看向眾人,問道“諸位以為,什麼東西對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蒯良皺眉,沉吟片刻後說道“對於我等士族來說,掌控家傳詩書,控製大量土地,並且可以相互之間推舉人才為官,才是最重要的。”
眾人點頭,他們都是這麼想的。
士族豪強之所以是特權階層,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掌握了人才推舉的權利。
這個年代想要做官,並不需要考試什麼的,而是要靠推薦,舉孝廉、舉茂才,養名聲,才能得到重用。
而推舉人才的權利,剛好就掌握在了士族手裡。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局麵,是因為士族可以讀書,是文化人,可以操控輿論方向,他們說誰有本事,誰就有本事,他們說誰好,誰就好。
至於這個人是不是真的有本事,是不是真的好,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隻要輿論到位了,就算是一隻雞都能當官!
這種情況發展到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出現舉孝廉、父彆居的情況。
也正是因為他們可以相互推舉大量人才為官,進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朝政,甚至左右天子的決策,嚴重威脅到皇權。
天子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這才不得不重用外戚和宦官,和士族對抗,這才有了黨錮之禍。
當然,這些都是士族掌控人才舉薦權利所衍生出來的問題,這些士族不僅不會覺得有問題,反而會認為天子的權力太大,會想儘一切辦法限製天子的權力,壯大他們的話語權。
所以他們全都讚同蒯良的觀點,認為這些東西對他們而言就是最重要的。
但是蔡中卻發出一聲冷笑。
“蒯良,我問你,如果你死了,你們蒯家上下都死了,你還覺得你所說的那些東西,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