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嘉和趙雲的共同商議之下,兩人很快就製定了一個基本的章程交給了陸川。
陸川看了一遍兩人製定的章程,大概的方向還是他們商量的那些,隻不過是添加了很多細節,讓這個計劃看起來更加可行。
不過總體來說,還是差了點意思。
差在哪呢?
就是沒有展示大陸王朝的實力。
陸川登基的時間還不長,雖然是從法理上取代了大漢,但北方遊牧民族對大陸王朝的認可程度並不高,在這個時候陸川要搞指定地點互市,北方遊牧民族不一定買賬,所以陸川就要向他們展示一下自己強大的武力。
通過這種方式讓北方遊牧民族知道他的大陸王朝是遠遠超過大漢的龐然大物,他們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那麼要怎麼展示肌肉?
自然是軍事演習。
當初在跟曹操鬥的時候,陸川沒少借著練兵的借口大搞軍事演習,但是後來就不怎麼搞了,因為沒有必要了。
所有人都知道陸川很強很厲害,誰都不敢跟陸川作對,那繼續搞軍事演習給誰看?
而這一次,陸川要把大陸王朝強大的肌肉展示出來,以此來震懾北方遊牧民族,讓他們乖乖聽話,在陸川指定的互市地點做生意。
所以陸川再次把郭嘉和趙雲叫過來,整體上對他們提出來的計劃表示認同,但還是要求他們儘快去準備軍事演習,他要在一個月之內讓北方遊牧民族知道大陸王朝的厲害。
郭嘉和趙雲知道陸川的脾氣,既然陸川都這麼說了,那他們就不用糾結了,老老實實按照陸川的要求去做就行了。
軍事演習牽扯到方方麵麵,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需要考慮的東西也太多了,所以郭嘉和趙雲兩人從皇宮出來之後就忙活起來了。
他們要考慮這次軍事演習的地點定在哪裡,後勤補給要如何運送,大概需要動用多少士兵,需要展示什麼樣的強力手段等等。
兩天之後,他們兩個帶著詳細的軍事演習計劃來到陸川麵前,交給陸川審閱。
糜竺也在這一天過來了,帶來了北方邊境互市計劃書。
陸川看過他們的計劃之後,連連點頭,表示滿意。
畢竟在這之前,陸川已經把大方向定好了,他們隻要按照陸川的思路來進行就可以了,沒什麼難度。
兩份計劃通過之後,郭嘉、趙雲還有糜竺等人就忙碌起來了。
首先是軍隊的調動。
這次軍事演習非常重要,陸川明確表示了他會親自過去參觀,所以趙雲決定調動十萬騎兵去北方進行軍演。
北方都是遊牧民族,想要震懾他們,就必須用騎兵。
否則大陸王朝的步兵再厲害,輕輕鬆鬆就能擊敗遊牧民族的騎兵,他們也追不上啊。
隻有擁有速度優勢的騎兵才能在擊敗遊牧民族之後對他們造成更大的殺傷。
而全副武裝的十萬騎兵,已經足夠對北方遊牧民族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征伐和屠殺了。
郭嘉要考慮的則是如何為這十萬騎兵提供足夠的後勤補給。
為了把這件事做好,郭嘉還特意跟糜竺商量了許久,總算是製定出來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計劃。
其次就是北方邊境互市地點的軍隊出發,提前在互市地點附近駐紮,順便清掃附近可能存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