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休息一天之後,顏良文醜還有甘寧就全都回來了,陸川把他們都召集到一起,開始說正事。
首先就是在朝鮮半島設立州郡的大事,陸川不需要跟他們商量,直接宣布就行了。
陸川將新設立的州命名為遼州,包含了高句麗、濊貊、馬韓、辰韓和弁韓,還有幽州的樂浪郡。
之所以把樂浪郡也歸到遼州裡麵,是因為新設立的遼州需要一個比較發達的城市做治所,而高句麗、濊貊還有三韓地區,都沒有一個符合條件的城市,所以就隻能從樂浪這邊挑選了。
另外,把樂浪歸到遼州之後,遼州就包括了整個朝鮮半島,交通更加便利,也方便管理。
而樂浪郡在幽州最東部,不方便管理,還不如直接交給遼州。
根據地域來劃分,在管理上有很大的優勢。
對於這個決定,法正和甘寧自然不會有意見。
遼州的範圍越大,他們的權力越大,功勞自然也就越大。
而顏良文醜雖然是幽州軍部部長,但是他們對於最東邊的樂浪郡也是很頭疼,如今把樂浪郡給了遼州,他們就不用花費那麼多心思了。
接下來就是人事任命。
法正為遼州政部部長,然後法正需要親自去挑選一名高句麗貴族來擔任副部長。
副部長的要求隻有一個,那就是必須全力支持大陸王朝,代表大陸王朝的利益。
甘寧為軍部部長,然後他需要去濊貊部落挑選一名勇士來擔任副部長。
這個副部長的要求也很簡單,就是要足夠勇猛,能夠用武力懾服濊貊和三韓部落,方便甘寧進行管理。
兩個副部長都需要他們自己去找,這就等於陸川給了法正和甘寧極大的人事任命權力,也代表了陸川對他們的信任,所以兩人當即表態,絕對不會讓陸川失望,一定會把遼州治理好。
說完人事任命,接下來就是兵力布置的問題。
高句麗還有一百多萬人口,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不穩定因素,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才能形成有效震懾,免得出現什麼亂子。
濊貊和三韓這邊雖然都是部落形式,沒什麼反抗能力,但這種部落人口往往也比較軸,如果他們對於大陸王朝的各種政策不能理解,很可能會跳起來反抗,所以這裡也需要一些兵力對他們形成震懾。
這樣綜合算下來,遼州這裡至少要有五萬精兵才行。
陸川這次隻帶來了三萬精兵,而且還都是從京城帶出來的烽火騎、禁衛軍,可不能留在這裡,所以陸川隻能從青州和徐州調兵過來,然後讓青州和徐州在當地重新募兵。
兵力的問題說好了,接下來就是建設的問題。
既然要設立遼州,那陸川就要認真對待起來,不可能像大漢對待遼東或者涼州那樣,隻是名義上歸大陸王朝統治,實際上卻不管不問。
所以陸川不光要往高句麗遷移大量的人口,還要往濊貊和三韓遷移大量人口,並且要在三年之內建立至少十座城市。
隻有把城市建立起來,以城市為中心向周圍進行輻射,才能進行有效的統治。
否則全都是散落在周圍的部落,管理都存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