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她的確是感覺到這片經脈草是缺水的。隨著她離經脈草的距離近了,她的這種感覺就越發明顯。
當她蹲下身來,她甚至能清晰地感覺到眼前這株經脈草身上傳來一股模模糊糊的情緒,這經脈草仿佛在說:“渴……渴……渴……”
這麼明顯的情緒,難道周管事感受不到嗎?他為什麼說經脈草不缺水?
瑾寧不禁回頭看了一眼周管事,隻見他似乎還是一副什麼都沒發現的樣子,顯然並未感知到經脈草的這種情緒。
她心裡不由吃了一驚,與此同時,內心又生出了一股濃重的疑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周管事感知不到嗎?
她拿出上次在坊市買小葫蘆的演技,儘管內心疑惑不已,麵上卻不動聲色,裝作好奇的樣子試探道:“周叔,您是怎麼看經脈草缺不缺水的?我怎麼覺得這土壤有點乾,似乎是有些缺水的樣子?”
周管事卻以為瑾寧是對經脈草的侍弄條件好奇,而解答瑾寧這位峰主弟子的疑問本來就是他陪瑾寧來的目的,所以,他並不推辭,而是回答瑾寧道:“經脈草不喜乾旱,但也不喜澇,它所需要的土壤環境是微微濕潤但不能澇。”
他彎下腰來,拈了一把土,拿給瑾寧看道:“二少主請看,土壤像這樣,既不顯得乾,又不至於黏膩,微微有些濕潤的樣子,才是最合適的。二少主也可以自己捏一把土親自感受一下……”
瑾寧如周管事所說,捏了一把土,感受了下。她能理解周管事說的這種土壤濕度是怎樣的濕度,但問題是,她明明能感知到這些經脈草缺水。所以,這個土壤濕度就算知道是怎樣的濕度,也沒法解決她的問題啊!
於是她繼續裝作好奇地問道:“那周叔,是怎麼知道這種土壤濕度是最適合經脈草的呢?”
周管事有點欣慰地道:“二少主這個問題很好,如何確定每種靈植最適合的生長條件,是我們靈植師靈植術修行的一個關鍵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要落實到靈植本身上。我們要通過對靈植生長狀態的觀察,確定靈植最合適的生長條件……”
他把手中的土放下,而是伸出一隻手來托著一片筋脈草的葉子,道:“你看這經脈草的葉子都是綠的、鮮活的、充滿生機的,沒有發蔫、葉子枯黃的狀況出現,就說明這經脈草的生長狀態是好的,它所處的環境是適合的。”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神識收束在這一株經脈草上,道:“凡人農夫用肉眼觀察,而我們靈植師則是用神識觀察。在神識之下,筋脈草的生長狀態能夠很細微地觀察到……”
雖然瑾寧真正疑惑的問題與周管事說的無關,但是,聽到這裡,瑾寧已經明白了問題的所在。
周管事隻是用神識觀察經脈草的生長狀態,發現經脈草的生長狀態良好,所以得出現在的土壤濕度是最適合經脈草的結論。
而她剛才感知到經脈草缺水,並不隻是依靠神識的觀察,而是,類似於一種靈覺或者說直覺。在放出神識的一刹那,她不隻是觀察到了經脈草的狀態,還隱隱約約地感知到了靈植的“需求”。
說不清道不明到底是怎樣知道的,反正,就那麼自然而然地知道了。
自步入練氣中期以後,她的神識比以前強大了不少,已經能神識外放了。不過,目前神識外放的範圍還不是很大,隻有周身十幾米左右。
大概是因為她有前世記憶的關係,她的神識強度似乎比同修為的其他修士要強一些。其他練氣中期的修士,神識外放的範圍一般是不超過十米的。
她之前跟隨師尊在靈藥園學習的時候,師尊照顧的都是三階的靈植。當時,師尊問她觀察那些靈植的狀態有什麼發現。
她根據自己神識外放觀察那些靈植感受到的“情緒”,回答說某株缺水、某株看著有點澇,這時師尊往往投來讚賞的目光,然後道:“寧兒天賦不錯,確實是如此。”
當時她也是用神識一掃就知道了,她還以為大家都這樣。原來,竟然不是大家都這樣嗎?
她搜索腦海中的靈植術傳承知識,想起師尊給的靈植術傳承中似乎提到過這種情況。
傳承中說,木靈根純度比較高的靈植師,往往會更具靈植師天賦。他們在培養靈植時,有時候並不完全依靠神識的觀察,而是會有一種類似於直覺的本能。
神識沒有觀察到的一些東西,或者彆人通過經驗的積累才能發現的一些東西,他們卻能憑直覺就直接發現。木靈根越純粹的靈植師越是如此。所以這樣的人培育起靈植來,往往非常得心應手。
彆人是依靠長期的經驗積累,通過觀察靈植的生長狀態逐漸總結出適合靈植生長的條件。而他們則是可以憑天賦、憑本能、憑直覺,覺知到一株靈植需要什麼。這樣的人是天生的靈植師。
而這其中有極特殊的一種靈植師,他們的木靈根是滿值狀態,滿值狀態的靈根也稱為天靈根。擁有天木靈根的人必然是木靈體,所以這種人同時也是木靈體。
這樣的人,對靈植的直覺更強,甚至能達到直接感知靈植“情緒”、傾聽靈植“聲音”的地步。
自然界的靈植,不管是否還具有什麼其他屬性,它們的根本屬性都是木屬性,它們都是木靈根,也都是天木靈根、木靈體。